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摘要: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无处无时不渗透着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从小学体育教学和意志培养关系、从体育教师与学生二者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特点,探讨小学生意志培养措施,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提供合理。

  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也是良好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的小学生活中,学生体能较差,课堂纪律意识淡薄,不能独自自觉做事,抵制能力也较低,不少小学生沉溺于手机网络。随着二胎政策的,独生子女失去家中独宠的地位,一些关于二胎的负面报道都显示少儿意志不坚定,易受打击的现实。小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理应担负着培养学生意志的重任。

  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更高级有意识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受人的所支配和控制的(丁秀峰,1996)。

  意志品质是思想品德的要素,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量。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注意意志品质的特点和遵循意志品质的发展规律,注意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要针对教育对象程度不同的自觉性、毅力、果断性等(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1996)。

  在哲学史中,人们对于意志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在唯意志主义中它被看成是存在的最高原则,一切的经验和自然都可以用意志来解释。在我国先秦时期,荀子把志与意作为统一的意志过程,认为志是目的,是心理活动的;意是动机。马卡连柯认为,意志、勇敢和目的性培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之一,个人意志力是判断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指标之一。我国学者(2012)认为意志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自觉地确定其行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虽然学者以不同的方向、角度探讨意志,但是总的来说意志品质是人们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抉择和,意志品质就是一种。我国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提出:“运动是培养学生的极好场所,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竞争胜利的心理。”桑新民等在《教育哲学的对话》中强调,现代教育很需要通过体育训练加强学生身心磨练,让学生吃点苦头,强壮筋骨,增强体质。此外现代心理学一致认为,优秀的意志品质是构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要素之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必须从意志品质的培养入手。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效。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课堂,也是推进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谢利凡诺夫对此曾经说过:“给学生关于意志的概念,使学生相信培养这些品质的必要性,向他们说明自己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培养自己发展意志的愿望和这一工作胜利的信心。”体育教师应以开设“心理常识课”这一形式达到这一目的,给中学生一些有关意志的知识,如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品质等等,在完之后,还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和一份锻炼计划以便让学生在行动中加深理解,通过对意志知识的学习,能针对自己的意志方面的缺点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收到较好效果。此外还有类似的心理培训,教小学生意志磨砺的方式。

  同时意志教育工作也要求教师要及时发掘教育资源,利用身边的人物故事展开意志培养工作,不仅富有生活气息,易于学生接受,而且也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着帮助。

  榜样是指有带头或模范作用人或集体。榜样的力量可激起他人的敬佩于无形中,通过而使某种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而引起众学生的共鸣,这种情感改变学生的共同意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而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萌芽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是学生意志力模仿的重要人物。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同龄学生也是良好的榜样来源,在学生中寻找出具有意志品质的榜样,榜样具有以下一些优势:在优点上胜过学习者,学习者为弥补自己缺点而学习;榜样的可接近性,使学习者感到有做到的希望;榜样的特点突出、生动,容易引起学习者的重视与兴趣;榜样的权威性,即为是学习榜样或由于权威人物的推荐与介绍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在意志品质重要性认识和情感热爱的基础上行为强化,才能使行为习惯化。如果只是提高小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水平,而不让他们付诸行动,起不到促进意志品质的培养效果,因为一种品质行为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长期教育和锻炼的才能形成。而体育运动就是培养意志品质的好方法,如长跑,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难跑下来的,另外爬山、游泳、足球、俯卧撑、跳绳、篮球、围棋等等,都对培养人的意志力有良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从体育运动着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过程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因为体育教学内容不可能都会使学生发生很大的兴趣,特别是有些枯燥、单调,比较难完成的动作技术,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努力认真和积极,并有目的地去掌握这一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现状,随着年级的增加,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来逐步锻炼学生的性和自制性。另一方面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是因为“”本身就是坚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体育锻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半途而废的人,归根到底就是缺少“”二字,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砺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体育活动更需要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当然除了学生自主的意志磨砺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帮助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磨砺意志。

  小学体育教学既是思想与意志、情感与能力的较量,又是获得身心教育与情感体验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每位体育教师的,更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通过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使儿童少年的心理得到统一、和谐、完善的发展,使他们的认识得到提高,智慧得到开发,创造性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得到磨砺,人格得到,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才是真正落到实处。体育教学对意志品质塑造有着长久、稳定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体能训练与意志培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把意志品质的培养贯穿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始末。相关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想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指导,同时也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让学生认识到意志的重要、愿意、努力做到意志行为。

  李富有,2014,《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第23期。

  ,2012,《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第21期。

  王永军,2007,《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第03期。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1996,《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沈阳出版社。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登胜中心小学 胡惠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