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认可的竞赛项大全
竞赛内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部分内容,复赛和全国决赛包括笔试和实验两部分。竞赛内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部分内容,复赛和全国决赛包括笔试和实验两部分。
1.竞赛时间:每年7月省级联赛第一试;每年9月省级联赛第二试;每年12月为冬令营全国决赛;
4.竞赛特点:竞赛内容涵盖较广泛,省赛只有笔试,国赛含笔试和实验两部分。
1.竞赛时间:每年5月省级联赛,含初赛和复赛;每年8月为全国决赛,包括笔试和实验两部分;
1.竞赛时间:每年10月中旬省赛初赛,11月中旬省赛复赛,次年8月全国决赛;
4.竞赛特点:竞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但报名对初高中并无,因此初中生也可参加提高组竞赛;省级竞赛获者通过选拔参加全国竞赛。
主办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发展委、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办省(区、市)人民
1.竞赛时间:每年4月10日前为省级组织阶段;每年4月10日至8月为全国赛事组织阶段;每年8月下旬到年底为总结阶段。
评比展示包括: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4.比赛特点:提交科技创新作品,可以是科技发明、程序设计、科学调查等,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医学、农学、生物学、工学等领域。
主办方:大学、大学、复旦大学、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萌芽社
3.竞赛内容:以征文形式征稿,不限内容、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以下。
4.竞赛特点:分A/B/C三组,A组为高二、高三学生。B组为高一和初中生;C组为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本竞赛是文科类竞赛里含金量最高的赛事。
1.竞赛时间: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初赛,每年4月—5月为复赛(分省区复赛和全国网络复赛)
主办方: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编辑部、《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1.竞赛时间:每年9月—次年4月为初赛,高三初赛为9月-11月中旬,每年7月为全国决赛
主办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大学艺术学院 大学新闻与学院 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
1.竞赛时间:每年11月份启动,12月至次年5月为网络赛;次年6月为现场赛选拔;次年7月为决赛暨颁。
1.竞赛时间:每年12月为初赛第一阶段,次年4月为初赛第二阶段;次年5月为复赛;每年7月为全国决赛。
3.竞赛内容:作文。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共设置科普、科幻两个类别。初赛和复赛均为网络赛(线上提交作品),总决赛为现场赛(现场写作)将以夏令营形式进行。
主办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中国高校招生研究会主办的《高校招生》社与大学、大学、师范大学等多所名牌高校联合举办
1.竞赛时间:每年12月为初赛第一阶段,次年2月为初赛第二阶段;次年4月为复赛;每年7月为全国决赛。
1.竞赛时间:本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分各赛区初赛、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初赛时间在每年的11月中旬(星期日),决赛时间在每年的12月中旬(星期日)。每年暑假举办全国总决赛。
3.竞赛内容:初赛包括笔试和听力。决赛分两种方式,各地可任选一种:第一种是只参加笔试(含听力),第二种是参加笔试(含听力)和口试。
1.竞赛时间:每年10月左右开始分赛区报名,次年5或6月全国总决赛。无论是分赛区选拔还是全国总决赛,都分为初赛、复赛、决赛
4.竞赛特点:比赛分为:幼儿组(4-6岁)、小学低年级(1-3年级)、小学高年级(4-6年级)、初中、高中、大学六个组别。各地分赛区选拔赛采取初、复、决赛制。全国总决赛预选赛采取评委现场评审方式进行。
4.竞赛特点:赛程较长,是英语综合能力的比拼。适合文理科生,并且通过机构,多次参加,直至获得名次。
1.竞赛细则:整个比赛过程均使用英语,因此对选手要求流利的英语是前提。每个国家最多提供3个项目,每个项目可派2名参赛者,项目既可代表个人也可代表集体。
2.竞赛形式:是以展板的形式,将自己的科研项目按组委会要求,以一定规格尺寸的展板将其内容尽可能以图片、图表、研究报告等完整地展示。
3.竞赛目的:激发学生对生态的关注,促使学生的交流,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与合作。
竞赛学科:行为和社会科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科学、老年学、数学、医药和健康学、微生物学、物理学、交通工程、管理和动物学,以及团队项目。
竞赛特点: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 ~ 12年级(即初三至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
1.参赛对象:报名时为高年级(即9—12年级的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并拥有科学研究的学生
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研究、生物能源研究、不可再生能源研究、能源政策研究、清洁能源技术研发、能源效率研究、能源节约技术研发等。
工程:包括生物工程研究、土木工程研究、机械工程研究、工业工程研究、材料工程研究、电气工程研究、计算机工程研究等。
:包括土地管理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生物修复技术研发、空气污染对策研究及空气质量研究、土壤污染对策研究及土地质量研究、水污染对策研究及水质量研究、减少-回收-再利用3R研究。
申报条件:在校高中生,品学兼优,有或他人指导下完成的科学和技术研究。
申报项目:包括12个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学、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
主办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承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主办,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承办及有关部门协办。
3.竞赛内容: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
4.竞赛特点:机器人竞赛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既要学习机器人编程,也要学习机器人硬件的组装和改装。尤其到了国赛阶段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都较高。
1.竞赛时间:每年3月省内评选;每年4月全国评选;每年暑期全国评比入围者面试。
3.竞赛内容:高中生可提交下列类别作品: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微视频;
4.竞赛特点:涵盖门类较多,基本上是艺术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国需要通过面试才能产生。
2.竞赛方式:同一学校3人组队参赛(由一名老师带队),在网上注册,选取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论文,提交评选;
4.竞赛特点:本竞赛是一个式的数学研究性活动,参赛者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对报告进行评比。项包括分区赛入围和全国总决赛金、银、铜、优胜,并有金。分区入围以答辩形式评选,全国决赛以英文答辩方式评选。
1.竞赛时间:每年3-4月为初赛, 5月为复赛;每年7月为全国决赛,以夏令营的形式举行。
主办方:中国发明协会、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研究中心、市希望公益基金会
1.竞赛时间:每年12月为初赛第一阶段,次年4月为第一阶段复赛,次年5月为初赛第二阶段;每年7月为全国决赛。
3.竞赛形式:初赛和复赛均为现场赛,以笔试形式在各省分赛区举行。决赛以夏令营的形式举行。
竞赛方式:个人参赛:所在学校未组织参赛的选手可通过网络注册、答题进行初赛、复赛,决出优胜者参加电视总决赛。电视总决赛采取现场竞赛、电视录播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