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各界专家激辩双11争议话题:电商蒙受不白之冤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12月7日电 12月5日,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信息社会50人论坛、微金融50人论坛4家智库机构,联合发起举办了“双11”现象深度分析——新商业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发展专家研讨会。

  刚刚过去的“双11”再次创造了中国电商发展的新纪录,赢得了全球瞩目,展示了中国电商领域的无限活力与潜力。同时,电商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争鸣,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社会公众亟需得到专家的常识普及和专业分析。

  研讨会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就业促进会、中国贸促会、中信信托、贝恩咨询、宏源证券、《消费者报》、阿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小狗电器、E店宝、桐乡百纯的电商从业者50多人,共同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上,贝恩咨询合伙人康雁带来了对网络零售与中国消费的观察,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做了“双11:让数字说话”的分享。在研讨会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集中讨论了“双11”的“是与非”。讨论环节主要围绕三个关于电商的争议话题展开:双11是否透支消费、电商是否导致假货泛滥、电商是否伤害实体经济。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不到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子商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已经开始引领世界电商发展方向,以电商为代表的中国新经济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于“是否透支消费”话题,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赵萍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促销实际上是“消费者实现了跨期的动态均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也提到,如果是透支,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但双11销售额年年增高,肯定不是透支所能解释的。来自统计数据也发现,没有出现外界所质疑的“双11过后平台成交额将骤降”的现象。

  关于“是否导致假货泛滥”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分享了三组数据:2014年我国工商系统受理的网购投诉是7.8万件,工商系统2014年全年的投诉受理量是757万件,网购投诉的占比仅为1.03%,而假货只是投诉中的一种情形。2014年中消协全年的投诉量是619415件,其中远程购物(包括电子商务、电话购物、电视购物和邮购等)的数量是20135件。远程购物的投诉占比是3.25%,如果网购占其中三分之一,大约是1%的水平。此外,2014年我国海关在快递中查获侵权嫌疑货物28.5万件,而2014年我国跨境的电商快递约为19亿件,即侵权嫌疑快件占比是0.0148%。“这个是最权威的数据,任何人都可以查得到,然而不少老百姓平时有种印象,似乎觉得网上一半是假货,这是让我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电子商务行业蒙受了不白之怨。”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电子商务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双11是激发消费的新力量,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新供给。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远芳博士也认为,80年代小商贩促进了中国商业流通,后来中国加入WTO,融入全球流通体系,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能,而电子商务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同样是提供了新的动力。国家信息中心研究部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常务理事张新红也指出,信息社会是当前全球性的大趋势,大趋势不可违,目前电子商务也还只是刚刚进入了起飞期。

  最后,阿拉木斯代表主办方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所谓“双11透支消费、电商带来假货泛滥、电商伤害实体经济”等话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误解或夸大了的“假议题”。面向未来,双11给全社会带来的“真议题”,应该是引发全社会应对新消费、新商业基础设施的关注。这一正在高速发育中的、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基础设施,在底层是“云(云计算)网(宽带和无线互联网)端(智能终端)”,其上则是在线零售平台、在线支付体系、智能物流等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双11作为一次未来商业的预演,实际上也是新商业基础设施“安装”到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一次集中体现。这一新商业基础设施,在支持和孵化创新、创造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领域,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与潜力,并成为了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中新网IT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