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能否与机器人相知相伴
科学家认为:与脑科学结合,可以使机器人的一些行为直接受控于人;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将产生类生命机器人。社会在前进,机器人的使用是必然。如果培训到位,让未来的“二孩”们都具备与类生命机器人共处一室、相知相伴的能力,不仅不会减少劳动力就业,而且会促使中国劳动力增值升级;随着用人单位的聘用门槛将提高,与机器人交流相处的能力将成为基本衡量标准之一
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成型,并对服务机器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进行产业布局,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人与机器人如何相处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天然用“与人共融”来描述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本质特征。王天然认为,要做与人共融的机器人,需要把人的符号化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机器的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简言之,下一代机器人将不仅高度智能化,而且与人类在许多能力方面高度一致,形成有益补充。
由此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一方面,有人认为,随着二胎政策放开,未来国家会把更多就业机会让给人工,从而解决就业难问题,因而机器人的使用将受到限制,甚至在某些领域被淘汰;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成本飙升、残障人士需求增加,要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服务机器人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在未来“二孩”们成长的年代,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人类生活。
那么,在未来的产业链当中,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甚至具有某种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与人类究竟应该以何种关系相处?未来如何共同发展?这既是传统命题,又是迫在眉睫、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类生命机器人未必听话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机器人的现状说起。科学家给出的传统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而随着王天然等科学家的最新理论出现,传统定义正在面临挑战。
王天然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将不断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将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后脑”,提高其智能水平。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用人造肌肉等组成机器人,制成所谓“软体机器人”,将带来机器人领域的革命。他认为:“与脑科学结合,可以使机器人的一些行为直接受控于人。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将产生类生命机器人。”
毋庸置疑,机器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和劳动替代品。而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尝试通过各种仿生学方法研制与人类相似的“机器”。但随着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关于机器人的发展和在未来的地位,人们正在作这样的设想:
未来会出现高智能、高素质机器人,他们知道自己被制造出来的意义并且无条件地对人类提供无私帮助。当然也不排除以后研制出来可以依靠生物思维方式工作的智能电脑,使机器人拥有完全同人一样的人格、品行等素质,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有专家预测,再过10年,智能仿生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谈情说爱、生孩子,事实上,这正在变成现实。据腾讯科技报道,美国“真实伴侣”(True Companion)公司已设计并制造出了第一款性爱机器人Roxxxy,它们都被赋予了人工智能,这意味着这些机器人可以听见你说什么、主动说话、感知到你的触摸和移动身体,也有情感和个性。据报道,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的“真实伴侣”公司宣布,Roxxxy性爱机器人在美国已经有数千人预定。
不妨让我们这样设想:随着技术发展,现在的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甚至拥有类似人类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微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纷纷登上舞台,未来机器人可能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甚至可以繁衍后代。
于是有人担心:这种机器人的创造将影响到男女之间、成人和小孩之间、男人们之间和女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对于智能仿生机器人来说,他们一旦具备了思考能力和生命,势必不想把自己定位成毫无自我空间的“资产”。除了完全驯化的物种外,任何生命体都有追求自由生存空间的本能,智能仿生机器人应不例外。
早在60年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大量机器人相关作品中就为机器人设定了行为准则,或称“机器人三大定律”:其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让人类受到伤害。其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其三,在不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这三大定律被誉为成为“人类的保命符”、“机器人的紧箍咒”。然而,人们担心的是,机器人未必乖乖就范,对待人类也未必毕恭毕敬。
共融理解相互感知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种种担忧,“人与机器人(尤其是具有某种生命特征的类生命机器人)的关系如何相处”才成为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还是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与人共融’将是下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王天然表示,“与人共融”意味着人机处于同一自然空间,二者紧密协调,机器人能够自主提高技能,实现自然交互理解,并确保人的安全,而当前现状恰恰相反,人机空间相隔离,并非直接接触,依靠预编程控制、示教盒交互,也没有安全保障。
王天然表示:人类发明了机器代替人劳动,并不是要把自己排除在外。未来,机器人将可与人共处。目前,在飞机和造船等许多制造业中,部件都是由高度自动化的精密设备加工,但是飞机装配、船舶焊接等工作还主要靠人工,缺乏灵活的设备协助。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许多手工工作,现在的机器人还没法胜任。由于机器人的在线感知能力远低于人,无法接收抽象命令,无法与人高效交流,再加上缺乏适当的安全机制,使得机器人仍然是游离于人之外的机械物体。未来人机合作会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案,能与人合作的机器人是理想的作业装备,机器人要想很好地服务于人,必须与人融为一体。而与人共融的程度,将是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坐标。
王天然的观点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自动化与机器人学会主席Raja Chatila表示:“真正智能的机器人应该能够自主计划自己的任务,高效地与人进行互动,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的行动必须使人感到舒服,机器人也要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即为人类着想。”他认为,为了解决这一整套涉及感知、决策、行动、反馈等各项环节的机制,不仅要注重工程学,也要注重神经学的研究,让机器人拥有和人类一样、甚至比人类更强大的大脑。
王天然认为,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障碍就是人和机器人还不能很好地融合。“所谓的与人共融,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间里工作,能够紧密地协调,能够自主的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够自然地交互,同时要保证安全。实现这样的与人共融的机器人,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就会改变,是一种朋友关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帮助。”
在王天然看来,人机关系也需要改变,二者不再是发送指令与执行指令的主仆关系,而是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合作伙伴关系。人机共融还意味着取长补短、增益放大。王天然说,人的基本能力优势是符号化、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和逻辑推理,而机器的基本能力优势是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和环境耐受性,二者若能做到真正融合,能够发挥“1+1>2”的效应。
必须学会与机器人共处
以上所有讨论,其实都在为“二孩”们的未来早早谋划,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将越来越少不了跟机器人(很有可能是那些高智能仿生的类生命机器人)打交道。在人与机器人共舞时代,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势必演变成“机器换人”的大挑战,劳动力没有出路。因而做好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至关重要,让富余劳动力有出路,有去处,靠提升岗位技能,作到转岗培训,为就业作好铺垫。
有识之士指出,社会在前进,机器人的使用是必然。如果培训到位,让未来的“二孩”们都具备与类生命机器人共处一室、相知相伴的能力,不仅不会减少劳动力就业,而且会促使中国劳动力增值升级,还将产生新的产业链,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这表现在,机器人代替人工将导致人工减少,这将是不争的事实,同时,随着用人单位的聘用门槛将提高,与机器人交流相处的能力将成为基本衡量标准之一。
王天然也指出,新一代机器人将重新定义机器人与人的关系,从原来的“奴仆—主人”关系向“合作伙伴”转变。比如,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成为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实现“即连即用”。它们能更灵活地变更作业、更快地编写程序,费用也将更加便宜。王天然还表示,当前实现人机共融仍有许多新的技术需要攻克,比如提高机器人的感知技术,进行行为和结构优化,使它们拥有像人一样的学习、感知技能。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