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消费信贷千亿市场 电商争相“借钱”给消费者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双11”,电商平台一手组织商家大力度促销,使出全身力气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另一手也为“剁手族”们准备好了互联网消费贷款。想血拼钱不够?借你!不仅借,而且借得很方便,消费者点点手机就行。
消费金融市场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们争相涉足的新“蓝海”。蚂蚁金服旗下有“花呗”,京东有“白条”,百度有“百发有戏”……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的加入,预计到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4%。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将享受到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
电商争相“借钱”给消费者
今年的“双11”不仅是电商平台的一次短兵相接,也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一场盛宴。为了让大家更尽兴地“买买买”,不少电商平台都同步推出了“双11”消费贷款。
比如,从11月3日到8日,阿里“花呗”给女性用户派发“双11”消费贷款,额度从200-10000元不等,用户可以在支付宝钱包的“花呗”页面里直接领取。京东发放了3000万张“白条”,而且部分“白条”还有免息的红利。据其介绍,整体投入费用超过2亿元。而苏宁先是启动了“全民授信”战略,提供总计10亿元的授信额度给消费者,之后又推出苏宁金融“任性付”服务,消费者可以享受最高20万元的授信,实现“先消费、后买单”,并且有30天免息。而作为新兴的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爱学贷也瞅准这个时机,推出了产品“五折”、贷款“免息”等促销活动。
数据显示,今年“双11”当天,京东“白条”用户同比增长800%,蚂蚁“花呗”支付6048万笔,占支付宝交易总量的8.5%。
互联网企业
杀入消费金融贷款领域
2010年,我国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锦城消费和捷信消费获批成立,其中除捷信消费是外商独资外,其他三家均由国内银行发起成立。随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进一步扩大,海尔、苏宁、联通等上市公司的加入,使消费金融公司的构成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阿里、京东、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依托电商平台发展消费金融,在为用户提供购物、旅行、娱乐等个人消费时,把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中。
今年6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政策出台,点燃了消费金融公司蓬勃发展的热情,也引发了银行、互联网企业、P2P公司等多路机构争夺消费金融市场的“战争”。
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指出,从细分市场角度,在电商生态企业加入之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核心来自于P2P市场,2013年交易金额占比达到97%。伴随着电子商务企业的加入,市场格局将出现急剧变化。艾瑞预计电商生态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占比将在2016年超过50%。
千亿元市场等待“掘金”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处于消费较快增长和结构升级加速时期。2014年全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5.36万亿元,占GDP比重24%。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未来3年增长率或达94%。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庞大,网络消费也逐渐成为消费主流,加上信用卡的普及,电商做消费金融正当其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正逐渐减少,这对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消费信贷规模未来仍会保持高速增长。消费金融正在培育新的消费习惯与模式,带动居民消费活力,以消费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本报综合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