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机器学习研究院升级为滴滴研究院 何晓飞任院长
中新网4月13日电 滴滴出行今日宣布,将机器学习研究院升级为滴滴研究院,任命何晓飞教授为滴滴研究院首任院长。据悉,这是继“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之后该公司又一重大战略升级,拥有一流技术人才的研究院将在滴滴构建一站式移动出行生态系统中扮演神经中枢角色,为滴滴未来创新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汇聚顶尖技术人才
滴滴研究院汇集了顶尖的研发人才,曾先后引进了多名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和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加盟滴滴,极大地增强了公司整体的技术实力。
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教授2005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之后加入美国雅虎公司,曾担任雅虎研究科学家。作为人才引进,何晓飞在2007年从美国雅虎研究院回到浙江大学任职教授。过去15年,他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
何晓飞教授表示:“滴滴出行提供从快车、专车、出租车、顺风车、巴士、代驾、试驾到企业级的多条业务线。这样一个多元化平台,对我们的数据挖掘、分析、计算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出行领域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滴滴可以深入参与这样的改变。滴滴研究院的使命正是激发科技的力量,提供精准匹配的全面出行解决方案。”
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教授则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终身教授,密歇根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毕业。他是机器学习领域国际领军人物,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尤其在大规模稀疏模型学习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发挥技术领先的战略优势
据了解,滴滴研究院是滴滴出行全新的创新性研究机构,也是滴滴出行的“大脑”。未来一切有助于提高移动出行效率的技术创新,都将在这里孵化出来。
目前,滴滴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分布式计算等。滴滴研究院与业务线紧密结合,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应用到相应的产品上,给千万用户带去便捷。
通过解决出行方面的技术难题,滴滴研究院构建了自己的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些技术难题包括ETA、智能分单、拼车、供需预测、运力调度、热力图等核心项目。
“ETA”是基于滴滴出行的海量实时出行数据,设计出全新的时间预估算法,从原理上克服了传统算法的缺陷,大幅度提升了时间预估的准确率;“智能分单”是在司机和乘客的历史数据中学习接单概率模型,提高司机和乘客的匹配度,利用运力的规模效应实时地从全局上最优化总体交通运输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拼车”实现高效的实时拼车订单的匹配算法,共享运力资源以及降低乘客出行成本。在不断提高拼成模型准确率的同时,优化拼车体验,提升服务效率;“供需预测”,是基于海量实时出行数据,以数十亿订单数据和数百万司机位置信息为基础,预测任意时间段各个区域的订单需求和运力分布状况,提供最优的未来出行方案。
打造未来智能交通出行
目前滴滴出行拥有最大的出行大数据。上个月,滴滴出行宣布全平台整体完成日订单首次突破1000万,相当于每秒完成115个订单,而每天滴滴出行采集的出行数据超过50Tb,同时每天的路径规划超过了50亿次。
基于上述的数据量,滴滴研究院可以进行最大限度的数据挖掘,不断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驱动的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精准的预测能力、智能的调配能力和动态的定价能力,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最优的运力调度。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