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金融科技10省市试点 揭秘2020年的任务清单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除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外,还有近10省市正进行Fintech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2019年末,央行、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和卫健委等六部门批准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开展为期1年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

  央行营业管理部2019年12月7日披露,北京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总计获批46个项目,参与机构77家,涉及金融、医疗、社保、养老、三农等多个领域,其中刷脸支付、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等出现在试点项目名单内。

  记者注意到,试点省市中,北京、深圳分别设立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相关领导小组,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金融工作的省市领导担任;浙江、江苏等地试点由地方央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其余省份中,广东等地设立央行地方分行行长为组长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目前至少有17个省份配备“金融副省长”,一半来自金融监管部门或国有大行,普遍具有博士学历。

  值得注意的是,试点10省市,几乎均提及利用隐私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

  监管沙盒怎么做

  10省市试点的一大要点是监管。

  1个月前,央行在北京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北京试点聚焦四个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民生领域、数据资源融合、监管科技等。

  监管科技方面,北京开展的试点主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洗钱、欺诈、非法集资、信贷逾期、资金盗用等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

  监管也在引入新技术。例如,运用漏洞扫描、分布式等技术,对业务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进行扫描分析,形成动态的移动金融信息安全指标。产品认证等监管科技亦在迅速落地,去年12月24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上线“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管理平台”。

  其他金融科技重镇中,监管科技试点重点亦聚焦风险防范领域。

  上海重点关注四方面,包括票据风险监测、银行风控体系、信贷和理财风控。其中,在信贷和理财风控领域,采用多项技术对信贷流程中的文本进行标注和分析,挖掘语义关系,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利用AI对银行理财销售录音进行语义分析,帮助后台监督人员快速筛选视频可疑时段,提升事后风险管理效率。

  浙江则提出建设数字央行金融风险防控平台,建立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形成横向整合省级相关部门数据信息,纵向覆盖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一体化风控平台。

  广东省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梳理总结违规金融活动行为特征及规律,通过智能分析和筛选比对等方式主动发现风险企业,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和全面预警,解决地方金融风险底数不清、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等问题。此外,搭建金融数字化风控系统和企业级反欺诈平台。

  深圳市提出建设智能风控平台,提高可疑案件筛查精度,强化个金资产的前中后台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深圳还提出,针对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技术安全风险展开安全评估。

  四川拟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和校验,建设反洗钱监测平台,构建可视化资金交易链条,建立统一密码服务平台。此外搭建移动安全风险侦测平合、移动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提升仿冒APP、移动支付劫持以及信息泄露等风险的识别处置能力。

  聚焦分布式、私有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地试点落地场景,主要包括金融云、智慧银行、开放银行等领域。

  在云计算方面,北京提出搭建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云服务架构,开展数据库、加密设备、业务系统等资源上云。上海市也提出,研发适用金融业的分布式数据库,支撑普惠金融在获客、营销、产品定价、风险防控等创新。此外,基于可信金融云,结合国产密码算法建设标记化服务平台,提供标准、合规、成本可控的标记化服务。

  同时,浙江也提出利用容器技术搭建云平台,打造适合金融业的敏捷开发运维模式。探索基于分布式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合同存证业务,建设跨终端移动开发平台。福建提出引入国产化联机处理(OLTP)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基于OpenStack技术构建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私有云平台,基于容器技术构建平台即服务(PaaS)私有云平台。

  “从‘私有云’架构走到‘公有云’,还需要一些安全方面(的工作),包括监管、银行自身等如何实现金融级的安全。”一位华南银行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全球金融行业对公有云没有完全放开,但像美银、高盛等大型银行正在把一些较边缘的业务进行公有云领域试验,这需要公有云服务商提供新的金融级解决方案,使得其操作人员无法触碰数据,或即使触碰到也是一些无法解释的乱码。

  在此情况下,部分地区着力发展私有云。广东探索基于ARM架构的高性能CPU、服务器金融私有云应用,满足互联网时代金融交易大容量、高并发需求。深圳也提出研发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建设支持敏捷开发、拥有亿级处理能力的基础云平台。

  在智慧银行方面,北京市将试点探索AI技术在智能客服、智慧网点、票据识别、现金投放等方面应用。各地未明确提出“开放银行”概念,但多地已提出运用API、分布式等技术,开展理财存款、发票核验、网点查询等业务。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提出以手机银行为管理入口,在湾区内开展Token推送绑卡和Token管理,解决金融服务同质化等问题。深圳也通过API等技术输出金融服务能力,拓展生活缴费、签约等。此外,采用多项技术,实现湾区内公共交通支付方式互联互通。

  在金融安全领域,电子存证和电子签名开始受到重视。浙江省提出,研发集成加密模块的电子存证平台,借助互联网法院实现线上起诉、受理、缴费等的一键处理,提升金融不良贷款案件立案、审理、判决和处置效率。

  除上述外,在物联网领域,江苏提出利用RFID技术实现实物载体出入库批量扫描、智能核对和错误示警,借助工号、指纹等进行身份认证,将实物信息与电子标签绑定,实现实物和账务的统一。

  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山东提出,以假期旅游消费大数据统计模型为基础,实时准确量化旅游消费等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相关单位统计研判、资源布局提供决策支撑。

  关注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领域应用成为金融科技场景落地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地试点中,涉及民生领域的包括生活缴费、远程医疗、智慧农村金融、便民服务云和电子社保卡、校园服务等。

  实际上,生活缴费、公积金查询等金融类功能在各大银行App中近年来已开始得到应用,各银行App、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App已陆续开通部分省份,作为其“智慧城市”战略抢占流量入口的一部分。

  例如,北京市金融科技试点推动金融与公积金、税务、电力、医院、高校等机构互联互通,提供查询、缴费、纳税等一站式服务;深圳以社保、税务等为核心应用场景,依托银行现有APP建立数字化接口平台,提供生活缴费、公积金查询、社会保障金提取、电子发票申领等服务。浙江提出实现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社区机构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企业参保信息和社会保障个人权益记录单信息查询。

  “对于大型机构来说,更高级的‘玩法’是智慧政务等智慧城市项目。”一位大行创新部门负责人表示,其所在银行已与多个省级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银行“贴钱”给地方政府建设平台,但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将金融业务接入政务相关场景,结算资金留存、聚合支付等新兴业务给银行的收益不菲。

  民生领域另一大规模应用是电子社保卡,并给予该卡各地除探索账户查询、缴费外,在中国老龄化时代到来的背景下,研究养老金融服务。

  例如,北京、深圳等地均提出实现社保卡线上线下融合,提高社保信息查询、缴费便捷性;上海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在线服务平台,在线提供社保卡签发、认证、查询、办理、发放;广东拟将社保卡金融账户使用范围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湾区金融与民生系统互联互通。

  在此基础上,北京提出依托远程医疗协同业务结构和运行体系,基于电子健康卡,构建涵盖身份认证和业务索引的医疗金融服务模式,实现远程医疗协作医院间病历数据通用、即时结算和统一对账等功能。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养老金融精准化服务,建立养老数据库。上海提出基于社会保障卡智能POS终端,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和数字化管理功能,解决社区居家照护模式中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结算及管理的不便。

  银税互动服务小微民企

  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试点的另一大诉求,“抓手”是税务数据。

  北京试点提出建立小微企业税务数据授权机制,构建“大数据+金融+税务”的信贷服务平台。此外,提供金融与工商、税务、电信等跨行业数据核验。

  上海也提出打造线上小额信用消费贷款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小微企业客户群体定制化产品。此外打通从原材料供应至农产品销售的“三农”产业信息流,构建基于企业纳税数据信用模型,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信贷服务。

  浙江提出借助互联网惠农通服务点,设计综合授信和专项授信模型,基于银行账户建设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商户提供实名认证、全场景支付、风险防控等。

  在贸易融资等供应链金融领域,上海市建设国内贸易融资智慧审核系统,在业务审批环节实现增值税发票自动核验,防止人工审核差错和遗漏。深圳提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决策模型,为用户提供个人信贷、企业融资等服务,采用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将小微企业出口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质押。

  广东的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已经落地。1月2日,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正式在广州发布,接入213类政府数据,来自26个政府机关。对全省1100多万家企业信息全面采集,进行企业风险评级和画像,是全国第一个对全省域范围内中小企业进行商业信用分析评价的平台。

  人脸识别与安全博弈

  去年以来,人脸识别等金融科技应用被“攻破”的消息不断。例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使用高质量3D面具成功欺骗人脸识别系统,完成购物支付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多家银行早已实践人脸识别开立Ⅱ类银行账户、大额转账、取现等功能。这使得信息安全保障更显重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试点省市在生物识别应用重点落地在利用隐私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

  在上述转接清算模式基础上,北京提出探索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的手机POS应用,采用标记化、可信身份认证、设备认证等多重安全机制提升交易风险防护能力。上海、广东也提出,将人脸特征作为关联账户媒介,使用户无需携带外部介质即可完成支付交易。

  除生物识别,深圳提出依托现有银行账户体系,通过生物识别、密码算法、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实现数字证书安全存储和使用,推动手机金融盾应用,为用户打造安全、专业的金融场景服务。浙江提出基于手机内置安全单元(SE)和可信执行环境(TEE)开展手机盾应用,使用户无需携带额外设备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此外,广东探索利用智能语音与声纹识别等技术丰富移动金融用户交互方式,将服务范围覆盖视觉障碍、老年客户等特殊群体,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加强身份认证强度。山东提出,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探索手机银行小额转账、客户服务系统自助查询等应用。

  人脸识别也被用于“双录”。深圳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实现便捷无卡交易。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解决当前“双录”不合格率偏高、服务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的问题,提升网点服务质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