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毒教育基地曲晓光:禁毒行动在路上
日前,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曲晓光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千龙网发
禁毒教育基地(展馆)(简称:禁毒展馆)作为我国禁毒宣传教育常设机构,主要承担的就是毒品预防宣传和教育的功能。日前,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曲晓光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禁毒展馆积极探索“内容信息化、手段多样化、渠道立体化、受众分级化、方式渗透化、合作社会化”的“六化”新模式势在必行。
记者:如何开展禁毒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主要针对哪些重点人群?
曲晓光:众所周知,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康复回归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沉重的负担。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必须通过预防教育,让那些没有吸毒的人群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和认识毒品危害,增加自身拒毒防毒的免疫力。所以青少年应是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仅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17年底,全市在册吸毒人员达3.3万名,估测实际吸毒人数达16万人。5年来,吸毒人员年均增长率为12.3%,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北京基地作为首都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也是国家级的禁毒教育示范基地,按当初设计标准,预计年最大接待量为40万人次。而北京市教委数据显示:仅2017年全市在册中小学生就有约181.9万人,假设他们每人来基地接受一次教育,至少就需要5年时间。
记者:北京基地如何探索与实践?
曲晓光:成立12年的北京基地隶属于北京团市委,是集教育基地、工作基地和交流培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专业禁毒教育机构。近年,围绕落实国家禁毒办 “6•27”工程、北京市禁毒工作三年禁毒规划,北京基地根据毒情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调整思路,立足探索禁毒教育模式和手段的创新,在夯实阵地教育的同时,积极实行“走出去、多元化”战略,不断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探索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六化”新模式。
内容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实施“禁毒数字化平台计划”。该平台具备禁毒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北京基地通过日常运维门户网站“北京禁毒在线”,依托多年创意制作的禁毒文化作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业禁毒网络电视626TV;与北京网信办等机构合作,依托“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北京禁毒数字展馆,建立了“禁毒信息数据库”,搭建禁毒信息整合及禁毒内容的宣传平台。
手段多样化。在青少年中开展“五个一”禁毒主题模块,在大学中开展禁毒文化创作,壮大志愿者。基地在提供传统展厅讲解服务的同时,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毒品知识之后的输出环节,策划推出了“观看一次展览”,“表演一个情景剧”“参加一次比赛”“讲好一个故事”“创作一个作品”等,“五个一”禁毒主题教育活动模块,使展览内容得到拓展,教育效果得到提升,实现了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从直观输入到自我产出的综合效果。此外,近年结合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创作实践,开展“禁毒戏剧推广计划”、“禁毒微艺术推广计划”,以故事代替宣教,用艺术带动禁毒,打破以往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展板加讲解的模式,通过联合创意和制作影视剧、戏剧、广播剧、微电影、动画片、广告、多媒体、游戏等,以及组织形式多样的禁毒志愿者活动,突出娱乐性和互动性。
渠道立体化。线上线下联动,形成互联网+禁毒。利用“北京禁毒数字展馆”“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禁毒视频播出平台“626TV”和基地官方网站“北京禁毒在线”及“手机APP软件”,搭建网络多媒体平台,进行线上传播;线下则通过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利用禁毒品牌活动的推广和以重大活动带动禁毒文化的广泛传播。连续10年组织“中国禁毒志愿者汽车万里行”活动,途经25余省,行程4万余公里开展禁毒宣传;连续10余年,在日客流量达3-4万人的北京地坛书市持续开展21期“北京禁毒宣传周”,近600万北京市民直接参与活动,同时通过网络持续跟踪报道,近1亿人次关注。
面向中小学校,基地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将禁毒课程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中,推广使学生、家长和老师三受益的“禁毒教育一堂课”。通过给不同年级学生设计禁毒互动课程,组织全市德育教师观摩课,在家长学校平台进行现场教学,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利用网校开设禁毒远程教育,为教师备课提供服务。同时,基地还组织公益讲师团队深入校园,组织学生观看流动展览、填写调查问卷、学习单、听讲座、观看禁毒短片、表演情景剧、小组讨论和创作禁毒主题绘画等环节,提高学生初步识别毒品的能力。此外,面向中学生,利用班会开展“禁毒一战到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既普及禁毒科普知识又具竞赛乐趣。
面向高校,2013年在国家禁毒办的指导下,由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北京市禁毒办、北京团市委、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简称:联盟)。联盟是由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在京高校自愿聚合在一起的公益性质的联合体,以培养大学生禁毒志愿者为目标,通过与高校建立项目合作,共同策划禁毒主题,将禁毒教育融入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专业课程中,带动和唤醒高校师生防毒意识与责任。通过联合创作禁毒文化作品、课件及理论研究等方式,把毒品预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推动高校禁毒的长效机制建设,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禁毒、参与禁毒、自发传播禁毒理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几年间,编辑出版图书12部、调研报告、课件等超百余部,搭建高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独特工作体系。
面向社区,送展览进社会。北京基地通过制作禁毒小卫士、不让毒品进我家、共享无毒列车等八个主题的系列展览,让禁毒走进博物馆、少年宫、地铁和建筑工地。同时依托团市委80余家社区“青年汇”等社会团体,将毒品预防教育送进社区,并结合社区禁毒公益歌曲大赛、广场舞等活动推广禁毒理念。选择“健康生活,正确减压,合理用药”为切入点,在楼宇中设立禁毒公益宣传栏,开展楼宇集中宣传,普及用药知识。
面向成瘾者和家属,开展 “成瘾者干预及帮扶计划”。北京基地与各区禁毒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社区青年汇合作,配合禁毒办深入社区成瘾者家庭和戒毒所,开展对成瘾者一对一访谈,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组织成瘾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小组活动,帮助他们戒毒的同时加快心理康复;为成瘾者子女开启“阳光小书包”工程,解决家庭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零距离为戒毒人员服务;组织成瘾者家庭参与团市委青年汇的各类公益活动,重建他们的社会生活圈和自信心。
面向农民,开展禁毒科普和法律宣传。结合农村的特殊情况,北京基地拍摄制作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影片的禁种罂粟的科普片《罂粟》;组织农民观看影片、培训防毒知识,每年6月组织禁毒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毒品探查活动,向村民宣传普及《禁毒法》。
面向娱乐场所从业者等高危人群,指导他们识别各种毒品和吸毒行为,培训安全报警等实用技能。北京基地拍摄制作《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防毒指南》,组织高危人群观看防毒指南教学片,请专家为他们传授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报警等实用技能。
面向从事禁毒工作的专业人员及志愿者,通过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北京基地拍摄制作了《社区戒毒工作指南》、《禁毒志愿者的故事》等影视片,培训专职工作人员和禁毒志愿者不断提升工作效能。通过招募培训“禁毒公益讲师”的工作,调动热心禁毒并具备一定教育能力的社会人士加入到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打造一支禁毒宣传教育的半专业化讲师队伍,有效缓解禁毒专业讲师不足的问题。
方式渗透化。通过联盟工作平台,共同策划禁毒主题渗入式的教学和社会实践项目。近年来,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合作,把禁毒主题与影视、戏剧、音乐、动画、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手段相结合,以潜移默化替代直接灌输,让生硬的宣教隐退到故事中,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展现内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收到良好效果。师生们在创作中,通过参观北京基地和强戒所,走访民警、成瘾者和禁毒志愿者,逐渐感受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表演更加真实,作品更具感染力。几年间“联盟”共创作7部话剧、150余部影视艺术作品。
合作社会化。用广泛的合作带动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禁毒,为全社会禁毒文化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北京基地先后与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北京市禁毒办、北京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北京市司法局天堂河戒毒康复中心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禁毒教育的政府资源平台,为巩固扩大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支持。
先后与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首都互联网协会等单位合作,构建禁毒宣传融媒体传播体系。通过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单位合作,搭建传统媒体平台。与中国青年网、未来网、百度、优酷、网易、千龙网等合作,搭建网络PC端宣传平台。与快手、抖音、微信等机构合作,搭建移动端传播平台,为扩大禁毒教育的覆盖面与推广禁毒文化,提供有效的传播渠道。
聘请来自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中的、在医学、戒毒、法律、心理、艺术、教育等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北京基地禁毒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为禁毒教育提供权威专业的科学护航。
搭建志愿者组织平台。北京基地与北京志愿者联合会、北京禁毒教育协会、北京禁毒志愿者协会、团市委社区青年汇及演艺公司合作,搭建禁毒志愿者和明星志愿者组织平台,为全民参与禁毒提供人力资源。目前,禁毒志愿者登记人数超过2万人,明星禁毒志愿者近30人。
记者:如何转变新形势下的禁毒展馆职能?
曲晓光:禁毒展馆应该作为全国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和禁毒宣传的重要支撑,成为延伸、推动和示范禁毒教育的工作平台,而不是简单的展览式的禁毒展馆,应以禁毒展馆为立足点,实施“走出去、多元化”战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传播渠道和网络,推动禁毒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禁毒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优秀专业的禁毒志愿者,不是简单的培训禁毒知识和研究理论。应将各地的禁毒志愿者队伍组织起来,由中国志愿者联合会或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形成一支又专又红的全国禁毒志愿者队伍。继而由优秀的禁毒志愿者创造出优质的禁毒文化产品,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禁毒工作、投身禁毒公益事业。(文/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
图为曲晓光给青年介绍新型毒品的危害。千龙网发
图为曲晓光利用禁毒数据库分信息析毒品低领化问题。千龙网发
图为小学生在禁毒基地开展互动式禁毒教育。千龙网发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