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躲静处一隅反省自悟 “停训”措施不会太久
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安排下,孙杨昨天上午乘坐院方的商务车,避开守候的媒体记者,悄悄从拘留所里出来了,据悉,孙杨被送到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继续反思。看似“驾照门”就此完结,可实际上才刚刚开始:从“拘留”管理进入“三停”管理的孙杨,对他处罚的核心放在了“停止一切商业活动”上面。
低调安排
体现浙江体院呵护
昨天上午9时许,从前天晚上就守候在拘留所的各路记者,从杭州拘留所副所长陈鸿雁口中得知,孙杨已于昨天8时30分左右乘坐一辆商务车离开。后经记者核实,孙杨是在学院领导及父母陪同下,乘车从拘留所前往了学院。当时车窗上贴了深色膜,因此没有媒体拍到孙杨。闻讯后的媒体又急赴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虽然仍未见到孙杨本人,可却堵到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亚东,他透露“孙杨没住在家里,也不在学院,我们给他安排了另一个地方,原因是怕他受到外界干扰。”张亚东说,“希望大家给孙杨一个安静环境,让他进行思想上的调整。”
据了解,浙江体院统一了思想,虽然要借这次事件对孙杨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但不能幸灾乐祸,以避免伤害孙杨。从接送孙杨等安排措施看,学院确实为孙杨考虑得很周密。孙杨的不成熟在过去一年多里,通过各种各样的纠纷与问题暴露了出来,今后如何对待“驾照门”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将是孙杨接下来需要面对的课题。从这点说,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不管是花心思将孙杨从拘留所接出来,还是将他与外界隔绝,给他营造一个相对平静,与以往无异的环境,都体现了对孙杨的呵护。
教育是为其更好发展
“停训”措施不会太久
从各方面情况综合看,如果孙杨针对此次“驾照门”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在浙江对他实行的“三停”处罚中,“停训”应该很快会被解除。在今年2月爆发的“师徒恩怨”事件中,孙杨就因此缺席了原有的高原训练,而后海外拉练也没去,最后只是跟着张亚东教练在香港进行了一段时间特训。从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前的采访看,孙杨和张亚东承认孙杨的冲刺能力有所提升,但其有氧训练的缺失仍对孙杨的水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虽然最终在世锦赛上,孙杨将4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三枚金牌挂在了胸前,但在800米和1500米决赛中,孙杨缺少“有氧训练”的问题还是影响了他的发挥。特别是1500米决赛,孙杨大部分时间不得不选择了“跟游”,而不是“霸气”地领游,赛后他坦承“前面不敢游”,并表示自己“很累”,特别是在“500米到1000米”和“1000米到1350米”这两段,“我完全是靠意志顶下来的。”当时他表示“希望明年不再这么累。”
其实以孙杨目前的训练水平与能力看,要想不累并不难,只要他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有氧储备就可以。但一周前的“驾照门”曝光后,国家队和浙江队对孙杨的双料“三停”处罚中,都有“停训”一条,眼下马上就进入了冬训期,这是“储备有氧能力”关键时候,中国游泳队已在昨天开始集中,并在明后天参赛完短池世界杯北京站后,全队将拉开冬训的大幕,如果浙江队不能及时安排孙杨下水训练,那他的“有氧能力储备”怎么办?
即便“亚运会游泳”与“游泳世锦赛”的规格和竞争力上相差很远,以孙杨的“老底”仍可应付,但游泳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如果在一个4年奥运周期里,其中有两年冬训荒废了,肯定会打乱4年周期的整体训练节奏,最典型的事例是菲尔普斯,前一个伦敦奥运周期里,菲尔普斯只在伦敦奥运会开始前一年才进入了全面备战的状态,结果他与4年前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差距不小,由此判断,既要教育孙杨,又不能耽误了这位游泳天才的奥运争光计划,在有关方面的“三停”处罚中,“停训”一条肯定不会持续太久。
犯错就该付出代价
在“停商”上多做文章
尽早恢复训练,契合孙杨、浙江队乃至国家队的核心利益,但孙杨通过这次“驾照门”经历,也会比上次“师徒恩怨”时更明白,他的“出彩”与“倒霉”同样受人关注,他应该在约束自己方面有所改变,只是评判“态度”的标准最模棱两可,因为它出自人心,而人心最难揣测。
虽然这次“行政拘留”是孙杨人生中受到的最大挫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一次打击”就轻易能够改变的。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在孙杨恢复了训练后,如何有效地约束孙杨,才是有关方面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对于“停止参加商业活动”而言,“停赛”也是一个可以有时间预期的处罚措施,在明年亚运会前,这个措施就会自然失效,在此之前也确实没有一定需要孙杨参加的比赛,因此除目前“闭门思过”外,拥有孙杨管理权以及商业开发权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乃至国家队,通过上次“师徒恩怨”的三停效果,以及这次可以预期的“停训”、“停赛”的终止时间,应该在“停止孙杨参加商业活动”这一项上做大文章。比如,能否在孙杨获取商业利益的管理上,加入对他的言行约束的限制性条款,从中留出一部分“浮动纪律奖金”,或者采用其他更加严明的手段,如果能这样做不仅让孙杨今后不敢再做出违反队规、队纪之事,而且也会促使在运动队管理之外的日常生活中,避免碰触社会与法律的底线,避免再次陷入类似“驾照门”的困境。
本报记者 李远飞 J131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