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彩票

游泳世锦赛创新求变赚眼球 “花样泳男”成卖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足球场上建游泳池?看似异想天开的点子,被俄罗斯人变成现实。喀山游泳世锦赛的主场馆,正是搭建于喀山中央体育场内。坐在这个将承办2018年足球世界杯比赛的场地内看“水战”,给人十足的“穿越感”。

  玩“混搭”的不只是场馆。高举改革大旗的国际泳联,这一次将“变脸”推到新高度。除了首次引入男女混合跳水、男女接力游泳,还历史性地让“花样泳男”出现在正式比赛中。这些创新之举,成为本届游泳世锦赛开幕以来最赚人眼球的话题。

  “花样泳男”成卖点

  在女性主宰的花样游泳世界,突然闯入一群汉子,这让很多人感慨“画面太美不敢看”。不过,现场效果却好得出乎意料。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的花样游泳混双技术自选决赛中,当身着军装式泳衣的俄罗斯男选手飞跃入水,当意大利组合秀出“机器人动作”,当土耳其男选手连续空翻亮相,观众的尖叫声几乎穿透屋顶。

  在国际泳联看来,在飘红的收视率面前,“男女混搭”的改革就算成功。至少本届世锦赛,“花样泳男”已成一大卖点,花游混合比赛门票是开赛以来最抢手的。当初,国际泳联力推几个混双项目进入世锦赛,就是希望增加观赏性和吸引力。花样游泳由于男选手的加入,确实出现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编排。最终夺冠的美国组合在表演中加入“力量元素”,不仅展示了高难度,也使花游的风格更加多元。

  相比之下,混双跳水的视觉冲击力稍显欠缺。由于规则和技巧一致,男、女运动员只要保持同步,效果与其他双人项目差别不大。在混双十米台比赛,中国组合司雅杰/台晓虎只合练了一个多月,就拿到史上第一个世锦赛混双冠军。但即便如此,“男女混搭”的新鲜感,还是赢得观众的捧场。

  事实上,国际泳联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折腾”,不断在娱乐性上做文章。201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首次推出近乎极限挑战的高台跳水,刺激的场面立刻成为电视转播的热点。而后,改革的触角又伸向传统大项,先是在短池游泳世界杯增设男女混合接力,本赛季在跳水系列赛还上演了滑稽跳水。

  “刻意混搭”引争议

  尽管“男女混搭”的世锦赛首秀反响不错,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传来。有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泳联的改革初衷值得肯定,但一些混合项目的技术含量和竞技水准并不高,没必要只为迎合观众而“刻意男女搭配”。

  最明显的是混双跳水。男选手只能迁就女选手的发力和高度,而控制力量又很难把动作做得自如,还可能影响原有的技术。尤其是混双三米板,一般选择跳台男选手搭配跳板女选手,来中和掉性别差异带来的起跳差距。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坦言,男女搭配时动作难度很难练上去。

  由于混合项目不在奥运之列,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并未投入太多精力。跳水名将们虽然表示新项目很有意思,但基本不会参赛。花样游泳的男选手本就稀缺,此次世锦赛的参赛队伍多是临时选拔、仓促上阵。混合接力游泳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在短池世界杯早已预演,宁泽涛、刘子歌等名将都曾参与角逐。

  在竞技之外,某些“性别错位”也引发争议。花样游泳素有“水中芭蕾”之称,在为女性设定的规则体系中,如果男选手失去阳刚之气,反而会破坏项目的美感。不过,首位男性花游世界冠军、美国名将比尔认为:“人们不应该把花游只看作化妆和漂亮的服饰,男选手的加入,展示的是一种运动精神。”

  项目“变脸”属无奈

  不断尝试“变脸”,是国际泳联的无奈之举。在职业体育发达的当下,水上运动尤其是技巧类项目的关注度日趋下降,只能依靠新创意谋求发展。在高台跳水被质疑为“杂耍游戏”时,就有国际泳联官员反驳:“水上项目不能一成不变,只要有好的观赏效果,就说明改革是必需的。”

  尽管还有别样的声音,但火爆的观赛氛围,大大鼓舞了改革者。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表示,不会放弃推动混合项目进入奥运会,但这取决于国际奥委会的意愿。不过,面对奥运会“瘦身”的大势,这些混合项目进入奥运会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新项目赢得关注的同时,世锦赛的一些传统项目却面临危机。比如跳水一米板,由于跳板高度比较低,限制了选手的技术难度,导致观赏性下降。奥运会和世界杯都不设一米板,世锦赛也屡次传出取消的声音。对于这种冷门项目如何生存和创新的问题,国际泳联或许更该花点心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