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江水东入海 三代同心奉为公——威海港祖孙三代的家国情怀
威海港地处山东半岛北部东端的威海湾内,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威海港自元代海运业兴起,即为过往船舶的停泊锚地。近年来,威海港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升级成长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而这张闪亮的名片背后也离不开基层建设者们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
卷首:祖辈——不惧艰辛谋发展 一壶丹心为国先
1958年威海港到镇上招工人,孙文祖在得到消息后,第一个到报名点报道,立志要支援国家建设。当时正处于港口筹建期间,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但为了发展港口,振兴国家经济,大伙都干劲十足,不辞辛劳。
最初,孙文祖在老港码头的工作是扛麻袋。那时候码头上还没有岸吊,装卸全工人们凭肩抗手抬。等到轮船一到岸,装卸工作就开始了,一个麻包大概150斤左右,有的货箱体积大就更加难扛了,所有货物装卸完成后才能下班。当时海运业还稍欠发达,来威海港的大多都是一二十吨的小船,往来的货物大多是大米,小麦,煤炭木材之类的补给物资,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轮船运来的都是威海从事生产生活的必要物资,正是他们这些首批港口人的血肉之躯代替如今的机械设备扛起了港口建设。
当时的孙文祖家住在离港20多公里的草庙镇,来往交通也不方便,为此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大通铺”的集体宿舍里。难得的休假日也可能赶不上回家的客车,因此他基本上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后来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自行车,赶上休假时就骑车回家,得花费两个小时才能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又要匆忙地骑车回来上班。
一天的开始便是背上沉重的麻包辛勤工作,这是那一代人真实的写照,也是无数像他一样的一线工人默默地付出有了如今的威海港。踏实工作,认真负责,就是这样的家族传承使得孙文祖的儿子孙世会也加入到了威海港的建设当中。
卷中:父辈——兢兢业业数十载 鼓足干劲勇争先
1984年孙世会紧随着父亲孙文祖的脚步,也来到了威海港开始工作。他来到威海港后坚守着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码头装卸工开始干起,这一开始便是三十年。
1990年孙世会在装卸过程中发生意外,左腿被直径半米粗的圆木砸伤,由于当时海港人力资源相对紧缺,还未等身体全部康复他就主动要求出院继续工作。领导考虑再三,把他调到新成立的集装箱公司学习叉车操作技术。那个时候叉车操作对于孙世会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集装箱叉车技术的自主学习,很快便能够独立开始作业。从早期的十吨级集装箱叉车开始,到1995年22万美金的36吨级集装箱叉车,再到现在装配的价值数百万的45吨级集装箱叉车,孙世会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次次的比武比赛冠军。
2003年,威海港牵手青岛港成立青威集装箱公司,成立之初青威公司面临着极度缺乏叉车操作人才的境遇。为此,孙世会主动带着几个徒弟要求调入青威公司,不但为青威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在此后的多年为青威公司培养出来了大批的叉车作业人才。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在作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孙世会每次都能完美地解决各种问题,一直到他从生产一线岗位上退休下来。与此同时孙世会也把自己父亲对他的教诲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孙超,时刻告诉他工作要踏实肯干,认真负责。
卷尾:儿孙——三代传承为初心 再次启程争得先
从小在港口大院长大,常年的耳听目染让孙超对大海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看着来来往往的轮船使得他对航运事业有了特殊的情愫,于是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果断报考了海运学院。
求学五年,孙超系统学习了各种船舶原理以及轮机工程有关的各项技术,在07年毕业后再一次来到了威海港,成为了一名轮机技工。在随后工作中不断学习,时刻以爷爷和父亲为榜样,不断前行,先后考取船舶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轮机长证书。在职期间多次派遣到金丰三、金丰五轮担任三管轮二管轮职务,现在担任“威港拖33”轮大管轮职务。
时间一晃孙超也在威海港工作了12年,威海港现如今拥有全回转拖轮六艘,性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肩负着各协助类船舶进出港、长航拖带、护航抢险等多重任务。
孙文祖、孙世会、孙超这三代人看似平平淡淡,却一直在见证威海港的巨变。从肩扛背挑的人力时代,到一天装卸货几千吨的半机械时代,再到如今每小时数千吨的飞速时代。三代人不可同日而语的工作方式,正是威海港100年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威海港一路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代代港口人辛勤的付出,正是有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不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才有港口的突飞猛进。“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也是千万个威海港家庭的家国情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将代代相传下去。(中工网记者 郝丹 白胜利 通讯员 刘杨)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