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篮球资讯  篮球宝贝

金融读书汇|刘晓春: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2月31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做客头条财经联合中国网财经共同举办的“金融读书汇”栏目。刘晓春可谓银行一线“老兵”,在银行业磨砺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业务实操和管理经验。

  在这本新作中,刘晓春表示,初衷只是想展示一个银行人在具体工作的真实想法、认识和感悟。“就是把自己在实际情景中,怎么看待业务、管理、监管、国内外经济、客户,碰到问题怎么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写出来”。

  谈到当下热议的“数字货币”,刘晓春表示,“数字货币”能否成为真正的货币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要成为真正的货币,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货币发行制度。目前所有关于数字货币的想象与论说,都是从数字技术角度推论的,并不是现实需求促成的。这与第三方支付完全相反。第三方支付,是因为互联网交易的需求促成的,不是一项特殊的技术引发的。所以,数字货币,还需要现实的检验。

  以下为访谈实录:

  1、欢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刘晓春院长做客“金融读书汇”栏目。《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出版后广受业内好评,抛开生涩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计算公式,更多的是从业多年的银行一线“老兵”的切身感悟和实操经验。您如何定位自己的这本新著?能否请您就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做下简单的介绍?

  刘晓春:谢谢!这本书很难定位,正如你说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不是介绍金融知识和银行业务操作知识。这应该就是定位吧。银行是一架非常复杂的机器,作为管理者,既要研究业务规律,也要研究管理规律,还要看外面的世界。看这三个方面,你可以大而化之地总结归纳几条原理、警句。但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这些干巴巴的原理、警句,几乎是没什么用处的。我在书里,就是把自己在实际情景中,怎么看待业务、管理、监管、国内外经济、客户,碰到问题怎么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写出来,有些想法、做法不一定就是对的,但都是当时实际情景中发生的,对别人或许是一种参考。比如,关于员工的奖金、员工的辞退,关于民营企业、农村金融等。

  会有这本书,主要是朋友们的激发。我平时喜欢与朋友交流对业务、经济形势、监管的看法,书中的许多内容就是交流的内容。朋友说,你可以把这些写出来啊,对别人一定会有帮助的。还有的内容,是在一些论坛上演讲内容的基础上写的,这些演讲当然是朋友邀请的。我有一个缺点,如果有稿子,演讲的时候我只会念稿子,不会在稿子的基础上现场做一些发挥。但我更享受现场的自由发挥,所以演讲一般没有稿子,最多有个提纲,提纲也很少在演讲时拿出来。所以,许多内容都比较口语化。

  至于写作目的,我只是想展示一个银行人在具体工作的真实想法、认识和感悟。希望这些对其他人有启发作用,当然更希望方方面面在政策制定、监督管理中,能够关照到真实的世界。我觉得,我们太需要了解真实,了解事物的本质逻辑了。比如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一地鸡毛,代价沉重,就是没有把握这个现象的本质逻辑。所以,我还是想说,这不是一本银行类的专业书,不仅希望银行人看这本书能有所启发,更希望企业家、政府官员也能从中发现一些他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当然,我写作的目的,更是展示自己思考和写作的乐趣。

  2、现在大家都在谈,银行业要改革开放,要以开放促改革,在您看来,银行业接下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外资银行的引进?金融对外开放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刘晓春:我觉得银行业要重新调整业务的导向。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可以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业务导向有了偏差,更注重发展速度,更注重业务规模,更注重单纯的盈利目的。在这种导向下,发展速度建立在资本紧运行的脆弱基础上,为了规模造成部分的资金空转,创新有时难免牺牲安全,为了控制风险业务管理简单化,从而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难以保持长远、综合的战略性关系。我认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风险,与这样的导向有关,企业对银行的诟病也与此有关。银行需要应用新兴科技,需要数字化转型,但那是工具性的,不是根本的。我也不主张三天两头这个化,那个型,华而不实的新名词带来的是无效浪费甚至是充满风险的瞎折腾。银行改革,是要建立与客户形成长远、综合的战略性合作关系为基础的稳健经营机制。只有这样,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才能落到实处。这是从银行自身来讲的。另一方面,是监管方式、监管理念的转变,也是银行改革的重要一环。银行改革,需要内在的动力,也需要外在的压力。这方面,我在书中谈了不少看法。

  关于外资银行的引进,就现在的情形来看,我们可以以平常心来看待。首先,在中国市场上,外资银行已经不可能对中资银行形成威胁。在资本约束条件、规模上,外资银行没有这个能力。其次,在创新能力、科技应用上,至少不需要仰视外资银行。第三,从最近二十年的情况看,总体上,外资银行的决策体系、风控体系、营销方式等还不适应中国市场。第四,随着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外资银行面临着网点、网络和科技投入的局限性。第五,由于规模小,客户少,业务种类单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缺乏空间,所以,也面临着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局限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外资银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首先是他们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特别是他们许多管理制度的内在逻辑。说句实在话,我们有时候学习外资银行的一些做法,往往只是学了表面,并没有搞清楚那些做法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比如,社区银行、事业部制、审贷分离、部门协同与分润等。其次,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在金融市场业务、衍生品交易业务方面,可能会对中资银行形成压力。这方面,中资银行在规模上虽然可以碾压外资银行,但在产品创新上、交易技术上、应对市场的经验上,与他们恐怕还有不小的距离。第三,在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市场,外资银行相对具备比较强大的竞争力。

  金融对外开放,与其他行业不同。其他行业主要就是招商引资,引进机构、引进资金。金融开放,光引进机构和资金是不够的,需要有相应的业务及相配套的市场。所以,金融的对外开放,要超越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方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着力建设各类对外开放的金融产品市场;二是相应改革监管理念、监管政策和监管方式。

  3、最近一些中小银行的经营出现了困难,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您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都有哪些?该如何应对?

  刘晓春:我觉得原因比较复杂,有经济周期造成的资产质量问题,有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问题,有公司治理问题,有风险管理能力问题等等。就经营管理角度讲,我认为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是,一些银行没有认真扎实地在市场和客户中建立品牌形象。银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客户,特别是个人客户,把资金存到银行,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银行。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是第一位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还在其次。一些银行虽然已经成立了几十年,因为一直在追求速度和规模,不注重这方面的建设,所以并没有获得老百姓的普遍认可。这些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现象,一般存款在负债中的占比比较低,个人储蓄存款在一般存款中的占比更低;即使是这样低比例的存款,其中大部分还是靠关系营销得来的,成本高,集中度高,不稳定。所以,也可以说,这些银行还没有一定量的基础客户群。二是,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加,这些银行没有相应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资产与负债,不仅有量的平衡问题,不仅需要合理的期限匹配,在资产内部、负债内部,不同的品种需要有合理的比例,资产与负债之间,也需要有品种间的合理匹配。举例来说,同业负债,在负债中是属于最不稳定的种类,而且同业之间流动性往往具有同向性,即当市场流动性紧的时候,大多数同业机构流动性都紧张;市场流动性宽松的时候,大多数同业机构流动性都宽裕。因此,在负债中,同业负债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以减少业务的波动;在资产投向上,同业负债更适合投资于可交易资产,不适合投资于不可交易资产。如果一家银行主要靠同业负债做规模、冲速度,出风险是迟早的事。上面两个问题,有因果关系。一些经营出现困难的银行,在技术上,是吃了这个亏的。

  4、您怎么看待当下热议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能成为真正的货币吗?

  刘晓春:所谓“数字货币”,是指货币的一种物质形态,比如,纸币、硬币、表现为存款的记账货币等,数字货币与这些货币是并列的。一张纸成为货币,需要一系列的操作。同样,一串加密数字代码要成为货币,也需要一系列的操作。一串加密数字代码,或者说“数字货币”要成为真正的货币,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货币发行制度。所以,“数字货币”能否成为真正的货币是一个伪命题。目前所有关于数字货币的想象与论说,都是从数字技术角度推论的,并不是现实需求促成的。这与第三方支付完全相反。第三方支付,是因为互联网交易的需求促成的,不是一项特殊的技术引发的。所以,数字货币,还需要现实的检验。至于那些关于数字货币的想象,许多都是想多了。

  5、应当怎样应对数字技术为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变化?如何更好的应用数字技术改变银行的管理?

  刘晓春:要更好地应用数字技术,首先要明确技术与金融的关系。就金融而言,技术是被应用的对象,不是金融本身,是金融决定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决定金融。金融业要积极地应用凡是可以应用的新技术,在应用中是技术满足和适应金融的需要,而不是让金融迁就技术,甚至是不成熟的技术。

  具体来说,我们在金融创新中,需要具备两种技术,一种是金融技术,这是主要的;一种是科技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作为科技技术,解决了数据大容量储存和超级计算能力的问题。但具体需要储存什么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即所谓建模,是金融技术,是统计学能力问题。再比如,刚才讲数字货币,实际上就是一串加密数字代码,这串加密数字代码是成为货币,还是支票、汇票、本票、信用证,或者其他证券等有价凭证,是金融技术,取决于金融,不取决于科技技术。

  就银行而言,就是要深刻认识各类技术的特点和局限,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到相应的业务和管理中,提高业务和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对银行的流程、产品、服务和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造。考虑到新兴科技的特点,即互联互通和巨量数据的储存和处理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技术的效能,我在书中讲到,要建立五个闭环。

  6、您在书中提到,银行业赋能实体经济不仅仅是要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要赋予实体经济相应的“金融能力”。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里的“金融能力”?银行具体又该如何实施呢?

  刘晓春:现在的企业构成非常复杂,不是单个机构,往往都是集团。在集团内部,不同企业有层级的差别,也有股权结构的区别、所有制的分别,还有行业产业的差别。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集团内部由于法人的不同,相互间的资金不能随意调拨。因此,需要以金融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另一方面,现在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更多的是共生共存关系,特别是万物互联情况下,企业的业务边界将更加模糊;还有各种新商业模式,这些,使得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更加复杂,需要有新的金融工具和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帮助企业有效地处理这些复杂的债权债务。银行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利用新兴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在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又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管理工具。实际上,银行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不仅仅是增加企业的贷款,更多的应该是通过赋予企业“金融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产负债,降低杠杆,降低负债成本。

  7、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不断探索改革,当下的重点也不仅仅是全国大面积推广农户贷款。在您看来,要使农村金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刘晓春:关于农村的今天和未来,我们不能以一家一户农牧业的眼光来看待,更不能以扶贫的眼光来看待,应该以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城市化的战略眼光来审视今天和未来的农村和农业,只有在这样的层面看待农村金融改革,才能探索出面向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之路。从现实的层面看,农村劳动力已经大面积空心化,大量土地抛荒,可以说,目前是农村人口平缓地脱离土地的绝佳时机。通过金融手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已经没有了现实的基础。这几十年来,不断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成功,本身说明,以传统农业来看待农业和农村,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现在需要一次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让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让人口流向城市和二三产业,同时,顺应这个趋势改革农村金融。

  这方面,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在农村地区有着牢固的信用基础,也因此有着稳固而庞大的客户群体,使得它们有稳定的负债来源。在农村信用社、农商行的存款中,个人储蓄存款占了80%多。农村几代人都是它们的忠实客户。但是,随着城市化,农村年轻人大量流失,一些地区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的个人客户平均年龄已经在50岁以上了。农村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这变化将深刻影响农村经济。这也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8、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打破刚性兑付的新规落地等等,都意味着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未来,银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您有哪些建议吗?

  刘晓春:银行间的竞争其实一直非常激烈,只是在不同的规则或监管下,竞争的内容和方式不同。未来的监管政策将更加规范和统一,监管将更加严格。在这样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方式下,市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银行需提升面向市场的能力。

  首先,要提升经营和管理资产与负债的能力。一,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风险对于一家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将不亚于存贷款利差,有时甚至更重要。一次汇率的波动、一次利率的调整,可能吞噬掉很大一部分预算的盈利或者存量业务的盈利。二、随着银行资产与负债种类的增加,影响流动性的不仅是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有时更重要的是资产内部的结构、负债内部的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品种结构错配。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不仅是一项内部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在银行整体层面的经营工作。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行在资产负债层面就要对各类资产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包括集中度管理、资产在大中小客户之间的配比、资产在不同行业投向中的比例等。我们讲,银行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只有在这种市场行为中,才是最直接、最自觉、最有效的。

  其次,要重塑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与客户,不应该是简单的业务买卖关系。我还是想强调,银行业务和服务的特殊性。银行业务和服务,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不是商品的买卖关系,不是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大多数是资金使用权的临时性转移,业务和服务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客户经理揽到一笔存款,并不等于卖掉了一个产品,存款业务也没有结束,只有等这个客户把存款取走,把账户销掉,这笔业务才算完成。贷款也是如此。也因此,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应该真正是长期共生共存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一般规定,一个企业只能在一家银行的某一个机构开户并办理业务。以后,为了加强竞争,允许企业适度多头开户,但必须确定一家主办行。再后来,这个主办行制度也消失了。从企业端来说,一方面可以选择银行,另一方面有了债券、股票等其他融资渠道,于是不再把某一家特定的银行当作长期主要的合作伙伴,而是把所有银行当作可以各个击破的融资渠道。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不再对银行交心交底;银行对家企业也不再知根知底,当然也不会花太多的精力进行战略评估。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企业稍有负面信息,银行当然抽贷了之。所以,企业也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与银行的关系。比如,债券与贷款,都是债务,似乎是一样的。债券是向市场发行的,并且可以上市交易,债券持有人不是固定的。贷款是企业与银行单独发生关系,一般不会进入市场交易。当企业有资金周转困难,是不能与债券持有人商量展期等缓释措施的,要么履约,要么就是违约。一旦违约,整个市场都知晓。如果这时企业有一家真正长期战略合作银行,平时都有充分的沟通,银行完全有可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然而,以现在企业与银行的不即不离的关系,企业即使说明需要归还债券资金,但对企业的其他情况往往都是遮遮掩掩,银行平时对企业了解得就不透彻,这时对企业的说辞更是将信将疑,不出手相救也是情理之中的。因此,社会在考虑怎么为实体经济解决融资困难的时候,不能只是从资金供给端做文章,也应该分析实体经济需求端存在的问题。社会、监管、企业、银行,共同探索重塑银企关系的路径,真正建立商业可持续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再次,善用技术,用对技术,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这方面,前面已经说了一些,这里就不重复了。总之,要用好技术、用对技术,必须真正理解业务逻辑。脱离、偏离业务逻辑的创新,不论用什么技术,必然会带来风险。技术,可以改变一些流程,替代许多人的工作,但终极意义上,技术不能取代人;技术是中性的,不带有道德禀赋,不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也不能提高客户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把风险管理完全依托于技术,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任何技术都有自身的特长和局限,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提升金融市场业务和衍生品业务能力。这个背景还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还有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这必然会带来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业务和衍生品业务的市场。一般大家都讲,这是客户有需求,同时银行自营也是一个盈利点。实际上,大家没有关注到一点,企业需要对冲市场风险,银行自身也需要对冲风险。因此,银行一方面可以代客做这些业务以获取非息收入,一方面配置一定资源让专业部门做自营业务,再一方面应该研究在资产负债层面,对自身整体的资产负债如何做一些风险对冲的方法。这实际上也是提升经营与管理资产和负债能力的重要手段。

  9、展望一下,您对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期待?未来的银行会是什么样的银行?

  刘晓春:哈哈,我不是未来学家,更不是预言家。但我想,未来的银行,毫无疑问,还是银行。我认为,未来的银行会更智能,银行的服务会借助新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更直接、更方便、更个性化的服务。作为一个银行人,我当然希望银行能帮助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但,理性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这是银行业务的特点决定的,银行提供的服务绝不是无条件的,也不会满足所有人所有的资金需求,因为并不是所有人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合法的。即使是合理的、合法的,有些需求也不应该由银行来满足。满足合理、合法需求的供给,不等于就是合理合法的,也就是说,银行服务本身也需要合理和合法。银行对客户需求的有满足、有不满足,本身就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未来的银行,肯定不会有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之类的说法,更不可能有这样的分类。物理网点还是会有的,可能不会少,网点的形象和功能,会有许多变化;网点虽然智能化,但绝不是让客户自助办理业务的场所,因为,客户自己愿意自助办理的业务无需到网点,所以,未来银行网点的员工结构会有很大变化,主要是高学历、高技能的员工。脑洞还可以大开一下,未来客户自助办理银行业务,也许不再需要借助手机和手机APP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