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篮球资讯  俱乐部

施之皓转型高校院长 两年内造出喂球机械手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对施之皓来说,2013年从国家体育总局的训练楼,到上海体育学院绿瓦的办公楼,并不只是空间、地理上的挪移。从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金牌主教练,到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角色转换,给他带来的是新旧工作理念和方式的碰撞。今年成为“上海市领军人才”,施之皓在转型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这位曾带领中国乒乓球女队多次夺得世锦赛、奥运会冠军的金牌教练,日前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他正在参与研发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目标也是拿冠军。

  两年内造出喂球机械手臂

  德国选手波尔与机器人对阵——机器人仅凭单臂机械手,就能包下所有近中远台,从容不迫;前世界第一选手左右奔忙、高接低挡,只能依靠滚网球和擦边球扳回劣势,最后机器人11比9战胜波尔。这段充满想象力的视频由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制作,令施之皓印象深刻,“现实中的机器人没这么厉害,只是借用电脑特效。乒乓球人机大战,暂时噱头大于竞技。”

  科学源于幻想。本世纪初,科学家们就致力研发踢足球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已发展为一年一度的成熟赛事。施之皓说,中乒院新近成立乒乓球运动智能化研究中心,目标是在两年内制造可以当陪练的机械手臂,“我们跟中科院新松公司合作,他们也有意从制造工业机器人转型到服务型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开刀,因为力量、稳定方面都没问题,但打乒乓球难度很大,因为节奏快,尤其要解决旋转球的处理。”

  自称是高科技门外汉的施之皓,说起乒乓球机器人却头头是道,“首先要有识别功能,还要有机械功能,这可以带动一系列学科的开发。我们设想机械手臂拿着球拍,给队员喂球,先制造旋转,以后还能对付旋转。将来如果有机器人乒乓球比赛,中乒院的机器人也要拿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最想实现理论和实践对接

  施之皓坦言:转型很“痛苦”!

  以前国家队每天出操训练,施之皓观察队员,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嗅到。现在,同样是管理一支团队,但大多是不坐班的老师。“每天到办公室,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开始确实很不习惯。”管理对象不同,管理方式也变了,施之皓笑着说:“现在比以前温和多了。”

  管理上的变化对施之皓来说适应还不难,难的是体育圈理论派和实践派的“对立”,“学院派认为,当教练就是师傅教徒弟,理论阐述不清;教练认为,学院派就只会讲,不懂实际操作。两者有矛盾,但可以寻找平衡点。德国足球发展得这么好,科隆体育大学功不可没。”

  作为全世界最优秀的体育大学之一,科隆体育大学把各项体育运动分解为不同的学科范畴,运用科学方法对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探索总结,并对其发展进行预测。每次德国足球队参加大赛,几十位专家可以向国家队提交一份长达几百页的关于对手球队的分析报告。施之皓说:“将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相结合,是我最想做的,中国的体育院校都应朝这方面发展。”

  博士论文研究运动员心理

  施之皓把自己定义为探索者。当中国女队主教练时,他曾提出女子技术男性化,以强化女选手的技战术思维和综合技术水平。现在,他则更专注于用理论为竞技体育服务。

  施之皓正在攻读运动心理学博士学位,“我对运动心理学很感兴趣,自己搞竞技体育出身,一般的比赛、奥运会第一场、奥运会决赛,教练坐在那里的心态起伏变化,我最清楚。”《不同比赛不同比分对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关系》是施之皓的论文题目。“我认为,正常情况下的运动员发挥,其技战术占90%,到了世锦赛占70%,奥运会可能只占50%,这就是综合能力的较量。根据我的理论,有实力的选手到奥运会上打不出来,不光是技战术能力的问题,还包含心理、战术、体能等因素。”施之皓提到,以前国家队逢大赛,请来大学教授给运动员讲心理学,但效果并不好。他想针对运动员大赛心理做深入研究,对运动员有所帮助。

  有4届奥运会的执教经历,施之皓的论文样本主要集中在国家队队员身上,这不同于通常研究心理学所需要的大样本。对此他说:“奥运会4年一届,王皓参加3届就是12年。我研究的是特定群体的心理,有很多数据案例。奥运会射击比赛时,为什么有人打到别人靶上?这就是心理因素。”

    本报记者 秦东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