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排联赛最佳教练转型之路:吃住都跟队员在一起
在近日结束的2015~2016全国男排联赛总决赛上,上海金色年华男排成功卫冕联赛冠军,35岁的上海男排主教练沈琼再次当选联赛最佳教练。值得注意的是,沈琼走上教练岗位仅有两个赛季,但带队成绩令人瞩目。这名昔日中国男排的老队长,在脱下战袍之后,角色转换的过程似乎异常顺利。
3月12日晚,记者按照事先约定打通了沈琼的电话。对于这两个赛季的成功夺冠,沈琼在感到欣喜之余并没有任何意外,“我对上海男排的实力是很有信心的,在我上任前的2013~2014赛季,上海男排就是亚军,所以,我对上海男排近两个赛季的夺冠应该是有期待的,而且这也是我的带队目标。”
“从当年队中的老大哥、队长,到转变为主教练,首先队员对你的信任就会有很大的改变。”沈琼回忆,“队员对于队长的信任,那是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队员会把最关键的球放心地交给你去处理;但当你成为主教练,你不可能再在场上比赛,你的作用是排兵布阵、指挥全队拿下关键的比分。可是,队员可以很信任你作为队长时的冲锋陷阵能力,却未必会信任你作为教练的指挥能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作为运动员,我已经拿到了我能取得的最好成绩,因此,我也开始考虑退役后的问题,我当时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退役后成为一名像沈指导(沈富麟)、周指导(周建安)那样的优秀教练。”
到2013年正式退役,2014年出任上海男排主教练,沈琼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身份转换,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就已经开始。沈琼早已发现,面对90后运动员,执教理念和方法也需要有所调整,“不是说以前教练的执教方法有什么问题,而是我希望自己的执教方法更能贴近、适合年轻人。”
比如,训练手段更加多元化,尽量让训练内容有一些新花样,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效率。
但队员对沈琼的信心,是与他的临场指挥效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沈琼清楚地记得,2014年在他出任上海男排主教练不久,在上海男排与韩国三星男排的一次交流赛上,比赛进入关键时刻,沈琼向二传交代了一次战术安排:在下一次进攻时,把球传给戴卿尧。戴卿尧近两年成长很快,但在当时,他还是一名尚显稚嫩的年轻队员。沈琼知道,从二传、从戴卿尧本人来说,当时心里肯定都有疑问,这样的安排可行吗?但他要求二传必须严格遵照自己的战术执行,同时也鼓励戴卿尧勇于担当。事实是,沈琼的这个战术非常成功,最终,上海男排也在那场比赛中战胜了对手。
就是在一次次类似的实战中,沈琼的主教练威信逐渐建立起来。如今,回首两年的执教生涯,人们可能只注意到沈琼带队获得的两届联赛冠军,其实,早在他出任上海男排主教练仅一个月的时候,他就带队获得了第一项冠军——全国男排大奖赛的桂冠。
每一场胜利都能增强队员对沈琼的信心,但要加深师徒之间的了解、增进相互的感情,却不能只靠威信。
出任上海男排主教练的近两年时间里,沈琼吃住都跟队员在一起,“我们的训练基地离市区还挺远,按理说,我作为主教练是不必与队伍住在一起的,但为了加强与队员的了解,我与他们一样,每周只有一天时间放假回家。”
两年时间两夺联赛冠军,上海男排强势回归,不知是沈琼助力了上海男排的再次辉煌,还是时代与机遇成全了他。
2013年全运会后,就在沈琼出任上海男排主教练之际,曾经一度因缺少赞助发不出奖金的上海男排,在上海市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得到了上海一家著名企业的资助。和几年前北京男排在得到北京汽车的赞助后脱胎换骨一样,经济状况、全队待遇大幅度改善,有条件积极引进外援的上海男排也是实力大增。上海男排两度夺冠和沈琼两获联赛最佳教练,可以说是多方面原因合力促成的。
眼下,沈琼已经不满足于全国冠军了,他希望上海男排还能在亚俱杯,乃至世俱杯上取得佳绩。当然,他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转型之路未免有些过于顺利,他还应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上作更多的准备。
作为中国男排近十多年来荣辱沉浮的见证者,沈琼也希望中国男排能积极走市场化、职业化之路,让更多的队伍能够像北京男排、上海男排这样走出顺应时代的一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慈鑫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