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工作侧记
渭水行南,嵕山坐北,山水咸阳。
陕西咸阳,既是一座历史重地、文化大都,也是一座慈善文明之城。作为咸阳慈善文化的继承者、践行者与创新者,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始终秉承“扶贫济困,服务民生”的立会宗旨,尤其是在2016年换届以来,力行改革,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既富于咸阳特色,又富有良好成效的稳健发展之路。
拓展品牌项目 弘扬慈善文化
两年来,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不断深化慈善救助活动,打造精品项目。“情系千家·暖送万户”春节送温暖活动、“爱心关照·慈善帮困”特困职工救助活动、向全市贫困(留守)儿童送爱心联合慈善大行动、九九重阳节向贫困老人送温暖慈善大行动、残疾人救助行动、慈善助学以及“慈善文化进校园”等已成为家喻户晓、影响广泛的慈善品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慈善送温暖,精准扶贫忙。两年来,协会多次组织人员深入贫困地区,与乡村干部共同设立产业扶贫项目,力求精准到户、到人。协会先后投入资金220万元,落实扶贫项目6个,其中包括奶山羊、肉驴、肉牛养殖,黑小麦、黑木耳种植加工等,共帮助117个贫困户增收致富。
此外,协会还落实善款150万元,在彬州、泾阳、兴平等县市修建“慈安桥”22座,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两年来,协会始终将普及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提升慈善理念作为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良好氛围。
为此,协会积极搭建慈善网络平台,创建协会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先后完成了慈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升级、改版等工作,使更多群众了解、参与慈善,分享时代科技成果。在慈善宣传工作方面,加强了与《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中国社会扶贫网、《慈善公益报》《陕慈快讯》等媒体的合作,切实加强慈善新闻宣传,通过各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报道近百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拓展志愿服务 提升募捐水平
两年来,协会始终坚持将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慈善事业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逐渐加快构建咸阳大慈善格局的步伐。在落实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上,坚持每年表彰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志愿者,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两年来,咸阳市新增志愿者12000余人,全市志愿者已达31000余人。协会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与慈善品牌项目的有机结合,以“三大救助关爱活动”“3·5志愿服务活动周”“一元关爱”“9·5慈善一日捐”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安排了全市规模的“春节送温暖志愿者联合大行动”“‘六一’联合慈善大行动”“‘爱为宝’旧衣回收大行动”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16万小时,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将咸阳志愿服务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募捐工作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是决定事业高度的基础工程。两年来,协会通过广泛动员、积极联络、主动出击等措施,全力做好慈善款物募集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协会会员单位作用,动员会员奉献爱心。其间,共募集会员捐款738.5万元,长庆石化、彬长集团等会员单位捐款均在50万元以上;二是抓住中国银行定点帮扶咸阳“北四县”精准脱贫工作的机遇,在设立中国银行3212.85万元“乐善济贫 百年相承”活动基金的基础上,又先后接收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加拿大分行、澳门分行、法兰克福分行慈善扶贫捐款125.8万元,帮助“北四县”脱贫摘帽;三是通过扶贫项目,争取到建设银行咸阳分行扶贫捐款41万元;四是依托“中华慈善日”及“99公益日”开展募捐活动,两年来在腾讯网上募捐均超过100万元。
两年来,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共募集善款(物)合计8015.87万元,落实安排慈善资金4600万元,惠及城乡贫困群众20余万人次;咸阳志愿者组织总数已达270余个,总人数31000余人,咸阳慈善的社会覆盖面与日俱增,关注度与美誉度日益提高,发展前景愈发广阔。(记者 李济慈)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