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亚锦赛总结:超长集训不应成男篮"常规武器"
4年后再夺亚锦赛冠军,亚锦赛夺冠将中国男篮从历史性的低谷中拽了出来,留下的这一套年轻有朝气的阵容也将成为中国男篮未来数年内的倚仗。在男篮亚锦赛夺冠的道路上,长达六个多月的“超长集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面对精力充沛的韩国、强壮凶悍的伊朗以及快速灵活的菲律宾时,中国男篮均打出了“玩命防”和“跑不死”的比赛,生生拖垮了对手,超长集训储备的充足体能成为其中关键。
不过,从长远看,超长集训不应该成为男篮每逢大赛就拿出来救命的“万能药”,要真正提高男篮实力,需要解决很多深层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应该被超长集训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所掩盖。
精细设计助推亚锦赛夺冠
一提集训,大家脑海中往往浮现出一群大个子在田径场上拼命跑圈,教练在一边严格监督的画面。实际上,中国男篮本次集训的精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强调的“三从一大”。
中国队的集训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体能、技术恢复、基本功训练以及战术演练,其中外界最关心、质疑声最大的就是基本功和体能的训练。
在队员身体和体能训练方面,中国队体能教练王卫星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进行了解释。他表示这次中国队的体能和医疗团队实际上针对每一名队员都制定了一套不同的训练方案,陶汉林是减重,许钟豪是加力量,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周琦被进行跟踪式测试,甚至专门有营养师盯着他每天吃什么饭、吃多少。王卫星说,刚开始的时候队员们对训练也没有那么高的认识,后来纷纷尝到甜头,训练的积极性开始显著增加。至于伤病问题,国家队医疗团队对每一个报到的队员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每个人的伤病都有细致的了解,国家队在训练中也有专门的计划帮助队员们预防伤病,并进行身体的恢复。
对于集训的情况,中国队队长周鹏表示:“宫指导是这两年才跟他在一起训练的,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可能会练得每个人很累很疲劳,但作为我个人来说,认为国家队会把人练伤练废的说法比较夸张。训练确实会比较累,毕竟国家队这几年抓基本功和体能会更多一些,这对我们重夺亚洲霸主地位的目标是有好处的。”
周鹏一语中的,在亚锦赛上,新一届男篮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体能充沛活力好,也并没有以往大赛中出现的后卫常丢球等基本功问题,可以说,长期集训对男篮的亚锦赛夺冠功不可没。
“不职业”的无奈选择
虽然“超长集训”带来了非常正面的效果,但这不代表中国队必须一到大赛就把队员关起来练个一年半载的。这只能是弥补队员短板的临时措施,而无法根本解决队员们基本功差、体能储备差的问题。
篮球运动水平较高的欧美诸强集训的时间一般在5周左右,第一周练战术,从集训人员中选出12人名单,接下来三周边训练边比赛,让队员们找到配合的感觉,最后一周是赛前调整。为啥这么短?因为人家一不用练体能,二不用练基本功,哪怕是战术套路也基本在平时的训练中涵盖了,大家在一起也就是互相熟悉熟悉联络感情,沟通沟通想法,找找默契而已。
与这些强队的集训相比,我们的超长集训,实际上是涵盖了许多本不应该涵盖的东西。宫鲁鸣表示,之所以安排如此长时间集训的原因在于中国球员不够职业。“职业的标准在国际上其实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但职业运动员肯定需要很高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宫鲁鸣说,“球员不光是水平要有职业化,还包括平时的生活管理,包括自己对自己在训练上的态度。这些都是有一系列的要求的,包括饮食,包括生活规律,包括他对训练的投入等。”
宫鲁鸣认为,目前中国球员在这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比如比赛一结束,球员一休息就完全放松了。整个联赛当中对自己技术方面的一些弱点,是否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对体能上的恢复是否有计划地到健身房去进行康复?包括对待伤病的态度。“我们有一部分球员是可以做到的,比方说易建联。他对训练的要求、生活的自我约束,什么时候吃饭睡觉、喝什么样的水,都有一个自我把控的能力。但是我们大多数运动员都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的运动员不够职业。他们的一些现象,表现出他们不够职业。”宫鲁鸣说,因为篮球是集体项目,要看这个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得看配合的默契程度。而这个默契在球员还不够职业的程度下,就需要时间的堆积,要靠更多的相互沟通。
宫鲁鸣的解释包含着很多无奈,为了联赛的不职业、球员的不职业,国家队需要帮助队员们把所有以前落下的东西都补齐,这自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一旦练出问题国家队如何向俱乐部队负责,国家队队员与俱乐部队队友长期隔离使新赛季球队缺乏默契等等。
如何让“集训”不再“超长”?
由于CBA赛程并不算长,各支俱乐部队伍也通常采取长时间的夏训来填补休赛期的空档,但训练的质量和强度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广东、东莞、北京、辽宁、山西等队陆续送出有潜力的青年球员或明星球员赴欧美进行训练,但大部分俱乐部还并没有形成这样的体系。因此,扩张到20支队伍的CBA联赛,其训练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国家队要达到亚洲、世界大赛的水准,就不得不通过长期集训把俱乐部训练所欠下的债还回来。
熟悉NBA的球迷们可能都知道,NBA球员在夏天往往都会进行特训,或者是补强自己的技术短板,或者是把身体练得更强壮,而这些训练基本上都是以个人名义主动进行的,俱乐部之间夏季联赛、季前赛,也基本上是为平时打不上主力的年轻队员准备的练兵场。为了自己在场上能有更好的表现,NBA球员们在饮食、训练上也往往非常自律,因为体能下降一点、技术粗糙一点,就可能意味在谈合同时少拿一两百万美元。
与NBA这样成熟的篮球体系相比,中国篮球体系在球员培训、球员管理、球员自律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而这些差距,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但需要开始着手进行解决。
亚锦赛虽然夺冠,但很多问题依然摆在篮球管理者们面前,比如: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篮球,并给他们实现自己篮球梦的平台?如何真正实现体教结合,让大学生联赛与职业联赛实现无缝对接,让球员们不必在“求学”与“练球”二选一,而是可以兼得?如何用一个长远的规划让中国篮球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风格,跟上现代篮球发展的脚步,而不是频繁换帅、始终围绕几个球星来打?如何平衡联赛与国家队之间的关系,让球迷们有更多精彩比赛可看?如果避免杀鸡取卵、榨干老将的误区,让中国男篮新老交替能够一直顺利进行?如何建立各年龄层次的比赛体系,培养更多基层优秀教练,让篮球苗子们从小就经历正规的篮球训练,而不是到长大了再“补课”?
毕竟集训只是为锦标备战的一种冲刺,中国男篮水平提高的根源还要靠中国球员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不是发现几个有潜力的关起来猛练。这样或许能应付得了一时,但对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并无太大好处。
有朝一日,当我们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也将迎来层出不穷的篮球人才,到那时,中国男篮将不再需要“长期集训”,中国男篮也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称霸亚洲,挑战世界。(记者林德韧 黄杰 何军)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