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首次详解车载战略,它会是华为和百度的对手吗?
近日有关于三明地图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三明地图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三明地图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三明地图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三明地图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毫无疑问,2021年上海车展是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一届车展。华为、大疆、百度等新玩家的加入,似乎预示着汽车行业一场新风暴的到来。
无人机巨头大疆捅破了关于其造车传言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在车展上,这家公司正式推出“大疆车载”品牌,展示了单目相机、双目相机、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驾驶行为识别预警系统等自研核心零部件,将自己定位成自动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Tier1级研发生产商和销售商,并一口气了宣布了与五菱汽车、大众等厂商的合作。
如今,大疆已经建成了车规级智能制造工厂,车载产品即将落地量产。大疆宣布,其智能驾驶产品将在今年内交付,明年交付智能泊车产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则将在2024-2025年落地。
大疆的加入让国内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阵营热闹不少。过去这个行业的主要玩家是百度、华为、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厂商,以及小鹏、理想等主机厂。大疆的到来,会让规则变得不一样吗?
高秘级项目浮出水面
大疆涉足汽车行业早有征兆。2016年,大疆车载正式立项。此后的三年内,大疆陆续完成了封闭道路测试,还拿下了深圳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但车载业务一直高度保密,甚至未在公司内部公开。一位大疆员工认为,这与其创始人汪滔一贯的低调风格有关。
2019年,大疆首个车规级智能制造工厂正式投产,大量的技术开始转化为落地产品,并按照车规级标准进行检测、认证,大疆车载品牌才渐渐浮出水面。这时,大疆开始寻找合作的主机厂商,大众、上汽通用五菱陆续走进其视野。
自媒体“车东西”报道,大疆曾考虑过造车,甚至还从德国挖过车企高管考虑造电动汽车,并买了一台产品对其进行了拆解研究,但后续放弃了这一想法。
大疆不造车的原因很好理解。造车是门极“重”的生意,首要的标准就是投入足够多。一个参考是,小米造车首期投资1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50亿元),而大疆2018年的年收入仅在200亿人民币左右,再加上大疆创始人汪滔对资本市场的兴趣并不明显,造车注定不会是大疆的选择。
从技术相似度来看,自动驾驶是大疆进军汽车行业最合适的入口。无人机涉及到的视觉识别技术,恰好也是自动驾驶研发关键。除了对安全要求级别的不同,在感知、决策、规划、执行上,这二者都有大量相似之处。
汪滔曾判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接近饱和,如果单做这一市场,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也就到顶了。拿下全球80%的无人机市场后,大疆一直在探索业务的边界。从无人机到无人驾驶,这个路径看起来水到渠成。
在车展上,大疆展出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D80/D80+,覆盖0至80 km/h 速度区间,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等场景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D130/D130+,覆盖0至130 km/h 速度区间,适用于高速路等场景。其中,数字代表最高可用时速,加号则意味着选装激光雷达。
大疆展出的另一套产品是智能泊车系统,包含辅助泊车、记忆泊车、自主泊车及智能召唤四类应用场景。据介绍,可在室内、室外、露天、封闭停车场实现360°全景影像、泊车辅助、出库辅助、室外召唤辅助等基础功能,以及中远距离全自主泊车、中远距离全自主召唤、后向碰撞预警与后向紧急刹车等高阶功能。
大疆优势何在
业内普遍关注大疆是否会在自动驾驶领域延续其优势。一名大疆工程师对界面新闻介绍,大疆自动驾驶方案的技术优势在于智能感知技术、障碍物精准检测和稳定驾驶能力。具体而言,智能感知技术能够感应各类复杂路况,关键在于降低对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地图及V2X(车与外界信息交互)的依赖。
此外,大疆智能驾驶方案搭载从无人机沿袭的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不需要提前训练学习就可以检测任意障碍物,在车道线新旧线同时存在及无车道线等道路状况下,也能融合环境动静态信息,从而实现稳定驾驶。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D80和D130智能驾驶系统均为L2+级自动驾驶,D80+和D130+均为L3级自动驾驶系统,即“有条件自动化”,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完成所有操作,人类驾驶者则提供适当操作。
上述工程师在表示,大疆能实现城市道路的L2+级自动驾驶,同时允许驾驶员脱手驾驶。在法规允许的前提下,L3级别的大疆D80+可在一定条件下允许驾驶员不看道路驾驶,以实现半自动驾驶能力。
由于城市道路本身结构、运行复杂,且中国城市道路还存在修路等诸多特殊场景,放眼整个行业,能做到城市道路L2+级别自动驾驶的企业并不多。目前,特斯拉的FSD Beta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功能还在美国小范围测试阶段,华为与极狐联合推出的阿尔法S HI版尚未量产。这意味着,大疆在这一领域已具备行业前列水平。
在技术实力之外,大疆还着重提到了其成本优势,可根据整车厂要求做不同的传感器配置,覆盖高低端车型。早在今年1月,大疆孵化的企业Livox览沃科技也发布了两款激光雷达产品,将自动驾驶用的车载激光雷达价格从万元区间拉到了千元区间。
一种说法是,大疆可能会成为Tier 1厂商中的小米,提供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不过,与百度、华为等厂商相比,较晚入局的大疆尚未公布其实际路测里程,其手握的路测牌照也并不多。这家公司才刚刚起步,实际表现如何仍然有待检验。
- 标签:三明地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无需跨境就能开户!“跨境理财通”已踏入筹备最后阶段,网上平台和手机程序将成主渠道
丨刘晨光 “跨境理财通”又有新进展。 6月7日,在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第14届年会中,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
-
浦东新区政策“大礼包”落地,这些投资主线标的有望真正受益
杜薇 6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拟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 股票质押计提减值损失为何大幅增长?行业“亏损王”太平洋证券回复交易所年报问询函
- 上次募资过半没花,诺德股份半年后又定增23亿,控股股东打七折“独家认购”
- 美国1.4亿人完成疫苗接种,黎巴嫩真主党创始人病逝 | 国际疫情观察(6月8日)
- 万兴科技拟2.14亿元收购格像科技,它离“中国版Adobe”还有多远?
- 中介机构担责比例再提升!华泽钴镍虚假陈述案落槌,国信证券、瑞华所承担100%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