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绿色蝶变” 辟出发展新路
甘肃正在实现一场“绿色蝶变”。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基地,近年来,甘肃省重新审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抢占发展制高点,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切实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绿水青山”打造为“金山银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一幅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产业体系绿色崛起的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农牧产业升级,叫响本土品牌
陇南是秦巴山片深度贫困地区,依靠一个独特的树种,陇南的大山绿了、农民富起来了。它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树,承载着几十万百姓对新生活的希望。
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油橄榄,70年代在陇南山区试种成功。近年来,陇南市大力推广油橄榄,发展油橄榄产业。2015年以来,陇南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遍及全区。
44岁的农民朱玉忠最早尝到了种油橄榄树的甜头。10年前,朱玉忠响应政府号召,将原来种小麦、苞谷、马铃薯的山坡地全部改种油橄榄,在海拔超过1200米的山地种上花椒。
朱玉忠所在的武都区汉王镇朱能村,如今家家户户都种油橄榄,企业专程上门收购。“全村159户人,种了1200多亩油橄榄树,在挂果前,还给补贴哩!”村主任巩顺林说,种油橄榄和花椒,再加上务工收入,朱能村每户年均收入两万多元,很多人家盖了新房,有些农户还买了小汽车。
油橄榄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原产于小亚细亚,后引种到地中海沿岸。甘肃陇南地处白龙江河谷以西、青藏高原东缘,白龙江河谷把南方暖湿气流送往武都腹地,使武都成为优质橄榄油的绝佳产区。
目前,陇南已有油橄榄基地60万亩,占全国的48%。全市现有16家油橄榄加工企业,每个榨季可处理油橄榄鲜果近6万吨。
昔日藏在深山的油橄榄成为陇南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当地油橄榄企业积极走出去,在兰州、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实体直销店11个,建立营销橄榄油及其制品的网店1000多家,综合产值11.85亿元,成为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
“曲拉、牛奶都能卖个好价钱,我们牧民收入就有保障了。”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深处的合作市刚岔村,藏族老人扎西才让感叹道。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外经商的甘南商人发现,牧民打酥油剩余的奶渣(藏语叫“曲拉”)可作工业原料,江浙地区的一些企业大量收购。 从1994年起,甘南本地企业家开始在家乡筹建曲拉加工厂。草原深处的牧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将最好的曲拉卖给当地企业。经历数年发展,曲拉加工后出产的干酪素不但打开了国内市场,还远销欧美。
目前,依托雄厚的畜牧资源,牦牛乳、牦牛肉、液态奶、牦牛奶粉等产业在甘南蓬勃兴起,一批当地企业抱团发展,打响了甘南“牦牛乳都”的品牌,打造出甘南牧区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电商赋能,戈壁滩南瓜热销
7月,祁连山北麓永昌青山农场的南瓜成熟了,广袤的南瓜地边,堆放着刚摘下来的南瓜,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从去年开始,河西走廊戈壁滩出产的南瓜跟千里之外的浙江电商经营者建立起紧密联系。2017年,兰州的创业青年李斐偶然认识了在杭州从事电子商务的杨佳鑫。彼时,杨佳鑫的公司正在陕北推介农产品,南瓜等蔬菜在网上大卖。
李斐想让杨佳鑫帮助推介河西的南瓜。杨佳鑫发现,河西的南瓜果肉密实、品质独特,他在网店推出后,河西的南瓜很快成为热卖产品。
看到这个销售机遇后,李斐作出大胆的决定。他回到青山农场,全力种植南瓜。2019年,李斐和周边农户引进甘肃农科院研发的品质更佳的贝贝南瓜,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450亩,并迎来了大丰收,产量预计可达700万斤。
在祁连山北麓的生产基地,29岁的李斐经常顶着烈日、戴着草帽,在瓜地穿行、查看南瓜的生长情况。“在这里种南瓜不仅可以卖钱,还能改良土壤。下一步我们准备延长产业链,依托南瓜籽等做深加工产品,要闯出自己的名优品牌。”李斐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素有“陇上江南”美称的陇南,油橄榄、核桃、苹果、花椒、茶叶、中药材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出众。可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这些名优农特产品卖不出去,成为制约陇南农村发展的瓶颈。
如何让陇南的名优特产走出大山?2013年,陇南把电子商务摆在“三个集中突破”之首。
陇南采取“政府推动,先托后扶再监管;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生活力;百姓创业,广泛动员齐参与;协会服务,三商联动一盘棋;微媒营销,绿色产品美名传”的措施和办法,探索出“政府引导是关键、搭建平台是基础、配套服务是保障、产品质量是根本、微媒宣传是重要手段”的电商扶贫“陇南模式”。
陇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电商扶贫示范市”,陇南电商荣获“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 截至2018年9月底,陇南全市共开办网店1.4万余家、微店1万多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达118.28亿元。有了互联网助力,礼县苹果、成县核桃、武都花椒和橄榄油、康县黑木耳、宕昌中药材等一批陇南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增,价格提升,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守着好风景,过上好日子
甘肃甘南藏区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由于海拔高、人口稀少,甘南长期封闭落后,当地的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农牧民大多过着近乎原始的农耕和游牧生活。
甘南州认识到,甘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在农牧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核心在农牧村,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也在农牧村。为了一揽子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甘南提出了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思路。
甘南州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地处洮河边上,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有大峪沟4A级景区、“红色土司遗风”等文化旅游资源。借着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春风,木耳镇党委、政府依托这些文化旅游资源,探索出“旅游+传统农牧业+绿色农家乐服务业”的脱贫思路,初步实现一产、三产统筹发展的良好势头。
博峪村则对乡村道路、文化广场、游客中心等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村规民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个“守着好风景,过着穷日子”的农牧村路通了、水清了、环境更美了,村貌焕然一新。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村民的思路也逐渐活泛了,有几户开起了农家乐,为周边的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生意红红火火。
2017年11月,在木耳镇政府的帮助下,村民李桂芳申请到5万元贴息精准扶贫贷款,办起农家乐。农家乐生意红火,她和老公忙不过来,把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也叫回来帮忙,一年间,农家乐收入约10万元。去年秋天,李桂芳花3万元又盖了3间房,扩大了农家乐的规模。
在甘南,一批依托景区优势、各类旅游资源丰富的小山村建成了生态文明小康村,世代贫困的村民端上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
在素有“秦蜀锁钥”之誉的甘肃文县,每年元宵将至,在文县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独具民族风情的“池哥昼”唱响白马山寨,人们敲锣打鼓,以欢快的歌舞祈福,期盼来年风调雨顺、诸事和美。
4年前,铁楼乡按照“发展旅游产业,促进脱贫减贫”的思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富民工程,完成了铁楼古街建设,推进村庄卫生整治;同时,鼓励当地群众开办小吃店、农家乐,增加旅游就业人数,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
旅游带动文创业发展。去年大学毕业的余雪英致力于白马民俗特色文创产品开发,她和北京文创专家开展合作,设计出高品质文创产品,目前已有20多种产品。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白马山寨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武都到九寨沟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路修成后,文县将成为通往九寨沟大景区的重要通道。“白马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村民吴月秀说。
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