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受影响 海外市场“嗷嗷待哺” 外向型体育用品企业如何突围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曾一度令NHL北美职业冰球联赛的球棍吃紧。2月12日,来自哥伦比亚广播体育网的报道,在北美职业冰球联赛中,冰球运动员使用的球杆中,约75%来自中国工厂,球棍生产公司的不少产品和部件也来自中国。
某专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总额约为234.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约为223.22亿元……中国依旧是世界体育用品的制造大国。
在国内沿海发展形成的多个外向型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此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可想而知。2月10日之后,国内体育用品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而复产之后,体品制造企业遇到的挑战不只是暂时的招工难、防护物资短缺、融资难,还有货运物流。
以“体育之乡”江苏南通为例,作为外向型企业聚集地,南通孵化了一大批极具增长潜力的体育品牌。位于南通崇川区的铁人运动在2月11日作为第一批复工企业正式重启生产线,据了解,目前工厂产能恢复到70%。但据铁人董事长黄承斌表示,目前最大的困扰就是物流,疫情使得国内省际货运物流严重受影响,停靠南通港的国际货运船只数量减少,材料运进来、成品送出去都比较困难。“我们的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钢管材料要从河北、山东运过来。目前工厂运转主要依靠消耗年前存储的原材料,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原材料短缺等问题。”
据黄承斌介绍,目前南通体品企业整体复工率不到30%,原材料短缺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疫情不只影响了生产端的原材料供应,同时也打乱了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探索的节奏。每年春节后,南通当地都会接待几批海外专业采购客户,但今年这些远方的客人并未如约到访。黄承斌表示,期望花开“疫”散,企业的“冻疮”尽快康复,“我们现在把更多精力放在二期厂房的建设及设备改造,储备更多能量迎接疫情后的消费需求爆发。”
河北定州体品产业集群同样受困于物流。这里的工厂生产学校体育用品体育器材和室外健身器材,产能满足国内体育用品中低端市场近50%的需求,而且以前每天都有几十个载满体育器材的集装箱运往天津港,再发往海外。销往海外的产品中不乏竞技体育专用的体育器材。2月20日的定州,运货的车辆寥寥,已经复产的企业生产线也没有开足马力生产。“复工之后以生产春节前的订单为主,目前暂时还不敢接新的订单,海外客户有意下单我也不敢接。缺原料,也订不到运货的集装箱,交货时间不能确定就不敢接,怕影响信誉。”河北银箭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磊如是说。
杨磊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定州体品业自救需要进一步抱团,做代加工工厂的可替代性太强,企业除了在研发创新上再加大投入,还要重新探讨生产线的布局。杨磊表示,定州几家体品企业负责人近日开始探讨拓展海外工厂的问题。“一家企业去海外拓展生产线难度很大,但是如果大家抱团发展共担风险,可操作性就强一些。”
当然,体品制造业疗伤不能只靠企业自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牵动地方经济发展,各地政府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帮扶企业渡过眼前难关。例如一些省区市对体品企业的信贷、房租予以补贴。在浙江宁波,宁波市体育局携手中信银行宁波分行,推出金融服务宁波体育产业八项措施,对宁波体育产业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支持,采取降价低价、减费让利、绿色通道、放宽准入、灵活还款、远程核保、线上服务等措施,以帮扶体育企业加速“复苏”。
谈到政府扶持,杨磊表示,目前税费减免政策的确能够缓解企业的压力,但一个行业生存发展不能一直依赖政府的税费减免。“我们需要思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定州鼓励体品企业创新研发,对企业的专利发明有奖励和补助,我认为这对于行业转型升级有很大的推动,希望有更多的企业重视研发。”黄承斌则表示,希望疫情结束后,今年各地体育部门的室外健身路径招投标工作能尽快开展。“大家‘宅’在家里一个多月了,待到春暖花开,群众的健身需求进一步释放,室外健身场地是最普惠的方式。我相信今年各地政府部门会特别重视健身路径的建设。”
资料图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