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人在美超市抢购 大量不文明行为曝光
插队疯抢会被罚!文明购物,欧美超市规则硬
【环球时报驻德国、美国特约记者 青木 杨征】“中国人在美国超市疯狂抢购!”德国新闻电视台5日报道称,上月27日,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好市多在上海开了首家中国门店,茅台、爱马仕包等被疯抢,人潮汹涌造成周边道路严重拥堵。几周前,同样在上海开了首家店的德国廉价超市巨头阿尔迪也遇到类似情况。购物者大量不文明行为也被曝光,引发热议。在其他国家的超市文明是什么样的呢?
从市中心向城郊“分流”
《环球时报》记者这两天到德国柏林的各大超市采访发现,不管是在廉价超市阿尔迪、利德尔,还是中高端大型超市雷维、雷阿尔,尽管顾客众多,但购物、付款秩序井然。
阿尔迪超市分店经理尼尔斯对记者表示,自己在电视里看到好市多和阿尔迪上海分店的情况,感到很吃惊。尼尔斯表示,欧美超市秩序相对较好,与其规划时对顾客进行分流有关。尽管欧美大小超市基本都是仓储式的,但市中心的店面会突出流动性,货物种类较少。面积一般在5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左右,每个员工都能身兼进货、盘货、收银、清洁等工作。这些店面主要面向上班族、单身人士或家庭临时购物。较大的店面则设在郊区,面积是市中心的几倍,许多还设在各种大商场集中的购物村中。它主要面向傍晚或周末购物的大家庭。
在柏林城郊雷阿尔超市购物的雷娜告诉记者,欧美人与亚洲人的购物习惯不一样。亚洲消费者一周之内往往会去超市几次购买新鲜的农产品,欧美家庭则多会一次购买一周的量。雷娜说,在城郊购物可以免费停车,也可以避开人流。购物后,一家人在这里吃个饭。
不过,随着游客的增加,一些欧美城市的超市顾客有时也会爆满。这时,超市保安一般会进行限流。这两年,欧美还出现越来越多的自动付款超市。顾客可以用手机扫码支付,即可离开。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亚马逊也在西雅图和芝加哥率先推出无人便利店,2021年将达到3000家。
超市购物有不少礼仪
欧美超市能做到秩序井然,也与顾客和超市遵守各种规则有关。比如,消费者走进超市,在挑选商品时都不会随意拆开商品包装,以免影响其二次销售;在购买生鲜、水果、蔬菜、肉类时,他们也不会用手翻来覆去挑选;找不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时,消费者都会问店员。记者在采访中,从没有看到插队的现象。德国消费者领域的律师门德尔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及欧洲有严格保护消费者的法律,但在秩序上却偏向超市。如果消费者在店里争抢物品,大吵大闹或插队,都可以被警方带走处罚。
在欧洲各国,很多顾客去超市买东西会自备一两个布袋,用脏了还可以洗完再用。柏林大学生索菲对记者说,超市所提供的塑料袋要收费0.50欧元左右,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海洋生物健康。
许多欧洲国家还实行塑料瓶回收押金制。顾客在买水、饮料和啤酒时,必须付押金。每个超市都有瓶子回收机。顾客把塑料瓶和啤酒瓶放进回收孔,按一下按钮,就会得到相应的押金凭证。顾客在超市收银台付钱时,可将押金凭证兑换成现金。
欧美人也有疯狂抢货的时候
尽管欧美超市整体文明,但在节假日及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哄抢行为,尤其是美国。德国RTL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美国消费者在每年的“黑色星期五”,为了购买到心仪的物品“露宿街头”,等待超市开门。超市一开门,大伙儿便争先恐后进入,争抢商品。
德国汽车工程师弗兰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去年“黑色星期五”刚好在美国出差,特地赶早到超市买特价商品。他亲眼目睹,一名黑人主妇与一名白人姑娘为了争抢一台电视机竟然打了起来。而这种现象在当天美国超市是“司空见惯”的情形。在遇到自然灾害、抗议游行时,欧美的超市也屡屡出现被抢劫的情况。2017年德国汉堡G20峰会期间,暴力示威导致许多超市被抢。同样,法国的“黄背心运动”期间也有不少超市被抢。
“洋超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主要还是中国人相信外国产品的缘故。”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像阿尔迪在德国被称为“穷人店”,在中国摇身一变改名为“奥乐齐”,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比德国价格高几倍,但仍受到欢迎。因为中国消费者相信“德国制造”。他认为,中国要杜绝此类哄抢行为,关键是提高中国商品的质量,降低物价,让老百姓在哪里买都放心。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