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大街小巷 看成都人如何在细节之处绽放文明之花
城市为人而生,因人而美。人的行为是否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近年来,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文明理念在成都已经植根人心。乘公交车时自觉排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旅游观光文明有序、吃饭打包杜绝浪费……这些文明细节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常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文明在哪里?文明就在举手投足间。今天记者带你走进大街小巷,看成都人如何在细节之处,绽放文明之花。
文明交通
“20路现象”遍地开花 排队乘车引网友点赞
如果你是老成都,肯定听说过“20路现象”。这个概念源于市民在红星路乘坐20路公交车时自觉排队、有序乘车的行为。早在10多年前,“20路现象”就成为成都的文明典范,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如今,20路车站依然保持优良传统,“20路现象”也在更多车站得到发扬推广。昨天记者在位于红星路广场南侧的68路公交车站看到,排队乘车在这里成为常态,大家排队等待、依次上车,现场秩序井然,没有一个人插队、加塞。去年,成都市民在这里排队乘车的短视频被发到网上,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议,不少人为此点赞,坦言“成都人民直接给我上了一课!”
除此之外,礼让斑马线也是成都人的交通好习惯。记者在多个路口走访,发现汽车在靠近斑马线时,都能做到减速、停车,让行人先走。哪怕只有一个人过街,旁边的汽车也会耐心等候,绝不抢行。“礼让斑马线是城市文明进步的表现,适当的时候踩脚刹车,对自己、对行人都是一种保护。”一位驾驶员说。
文明旅游
加强宣传引导 让文明成为最美风景线
说到耍,成都的景点数不胜数,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都江堰、青城山……一连串知名景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当然,好的景点需要文明守护,人的素质跟不上,再美的风景也会黯然失色。
昨天,记者在宽窄巷子走访时,发现这里虽然游客如织,但环境整洁,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一个烟头或纸屑,游客在参观游览时秩序井然,拍照留念都依次进行,没有你争我抢。记者注意到,不少游客养成了自备垃圾袋的习惯,他们把旅行垃圾随身携带,走出景区后再扔进垃圾桶。除此之外,整个景区有很多文明旅游的宣传标语,还有热情的志愿者给游客提供咨询、指引等服务……其实,这是成都很多景区的常态,文明旅游理念如今已蔚然成风,感染着每一位游客。
除了宣传引导外,成都市在推进文明旅游上还拿出了不少实打实的举措: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游客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明确列管时限、列管范围、工作流程、惩戒方式等标准;各区(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号召广大市民和游客文明出游……这一切,都为成都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文明餐桌
倡导绿色生活 让文明用餐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全球知名的美食之都,各种各样的美食是成都招人爱的原因之一。成都人吃得精致,吃得讲究,更吃得文明。近年来,成都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通过各种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公众形成文明用餐习惯。
昨天,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餐馆,发现无论大饭店还是小餐馆,里面都张贴了各种各样的文明餐桌宣传海报,从墙面到餐桌,各种文明用餐、反对浪费的公益广告向市民传播着绿色生活的理念。在红星路一家餐馆里,一对夫妇刚刚吃完,盘子里的回锅肉还剩一大半,结账时,他们叫服务员拿来两个饭盒,把剩下的菜全部打包带走,“吃饭打包是勤俭节约的表现,很正常,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位女士说。一位餐馆老板告诉记者,现在顾客打包剩菜是很常见的事情,作为经营者他们也十分支持。
据了解,为了普及文明用餐的理念,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倡导节约粮食、“不剩饭不剩菜”和吃不完打包。每逢重要节日时,还会在宾馆、饭店、餐馆、农家乐等场所,组织开展文明餐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明倡议、文明提醒、文明劝导等方式,让文明用餐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杨甦 李冬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