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赛事

“微车间”助力“新市民”,“老乡家园”迎来“新生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微车间”助力“新市民”,“老乡家园”迎来“新生活”

  新华社南宁7月17日电题:“微车间”助力“新市民”,“老乡家园”迎来“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卢羡婷、黄孝邦

  夏雨过后,微风拂进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老乡家园”里的微型车间,20多名缝纫女工忙碌而有序地缝制着衣服。她们中的一些人是从山里易地搬迁出来的贫困户,靠着一门新学的手艺,在城市里扎下了根。

  不远处,“老乡家园”里的孩子们在共享书吧里阅读、在小区配套的篮球场打球、在儿童休闲设施玩耍,老人围坐在小区大门旁的小广场下棋、聊天。

  33岁的莫英来自土博镇定山村。今年春节过后,一家3口搬进了“老乡家园”小区里一套57平方米的新房,7岁的儿子入读小区配套的沙子小学一年级。为照顾儿子,莫英放弃到外地打工的机会,在家门口的劳保服装缝制扶贫车间求得一职。

  “一开始我什么都不会,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慢慢掌握了技术。现在每个月做工能领到2000多元钱,等再熟练些,应该能领到3000多元。”莫英说,在这里,做得越多,工资越高,有人起早贪黑,非常有积极性。

  “只要你付出了劳动,总会有收入。”莫英感叹道,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既能住新房子,孩子还能在城里上学。更重要的是,自己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日子总算是安稳了。

  在这个不到400平方米的“微车间”里,20多位妇女实现了就业,20多个家庭基于此而稳定脱贫。这个扶贫车间由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创办,主要加工劳保工作服、行业制服、帆布手套等劳保用品。公司董事长洪益清表示,吸纳贫困户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们一期设置了50个岗位,目前只招到20多个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零基础的人也能快速掌握缝纫技能。”洪益清说,“未来车间还可以继续扩建,满足更多贫困户的就业需求。”

  “老乡家园”是柳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8年底,12栋住宅楼全部竣工,住房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小区绿化工程、停车泊位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目前已有425户1500多人入住,搬迁入住率达100%。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发展问题,让搬迁户有稳定的收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柳江区鼓励企业进驻小区开办“微车间”,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积极发展“微市场”,为搬迁户提供摊位商铺;开发公益岗位让困难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培育一批“新市民”。“让搬迁贫困户获得稳定的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柳江区扶贫办主任助理韦柳进说。

  为更好地服务搬迁户,柳江区创新建立了“老乡家园”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党群服务大厅、展示厅、共享书吧、就业信息栏等功能室。党群服务中心现有党员12人,在搬迁户的子女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贴心服务。

  一阵蝉鸣划过树梢,“老乡家园”热闹又祥和。南方小城的一角,“新市民”正在迎来“新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