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赛事

网络问诊平台数量多 是否靠谱打问号 凭文字开方现象普遍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转载)网络问诊平台数量多 是否靠谱打问号 凭文字开方现象普遍

  “就该实打实管起来,不然还会有人像我这样,差点丢了性命!”近日,家住青白江区的贾先生听说我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新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相关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将加大对互联网医疗过程的监管后,如此感叹。

  感叹源于他的一次网上求医“惊险”经历。两个月前,贾先生感觉身体不太舒服,时而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女儿帮我到网上求医问诊。”贾先生回忆,网络问诊平台的“医生”根据描述的病情,开了治胃炎的药。然而他服药一段时间后,竟出现昏迷的症状,被家人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令贾先生一家大吃一惊,恶心呕吐并非是胃病作怪,而是心脏出了问题。

  贾先生的遭遇是偶然吗?号称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诊疗存在着哪些不规范之处?现有监管是否到位?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记者 唐子晴 石小宏)

  身份之惑

  在线问诊平台数量多,是否具有执业资格患者难以考证

  贾先生遇到的问诊平台,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当前,因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微信医疗咨询群、公众号和健康咨询网站等网上问诊平台正在快速扩展中。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站搜索引擎中输入“在线问诊”,出现数十个网络问诊平台,并用“中医名家在线问诊”“正规医院好大夫”等描述吸引点击;在微信中以关键字“问诊”进行搜索,出现近百个包含在线问诊服务的公众号,80余个医疗问诊小程序。其中“中医”“育儿”“皮肤”等类别占比较大。记者注意到,上述互联网问诊平台的运营主体除医院外,还有药企、网络科技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

  “这些问诊网站方便是方便,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谱。”成都“90后”市民郭刚说,他身边许多同事和朋友已经习惯了选择网上问诊,他也开始随大流,但心里始终有些担心。

  实际上,针对这种普遍担心,去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明确规定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提供”,我省新出台的《通知》也明确要求,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并进行登记备案。

  这些网上问诊平台是否都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呢?记者调查发现,“微医”“丁香医生”等知名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晒”出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在“有问必答网”“求医网”“好大夫在线”“就医160网”等多家网络排名靠前的网站中,并未找到明确的备案信息。记者拨通其中多家网站的客服电话,就平台是否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进行求证,但都未得到正面答复,有的客服回应“详细情况不清楚”,有的客服干脆挂断了电话。

  不少网络问诊平台是否具有执业资格难以考证,而在这些平台执业的医生身份更是难以分辨。“根本不知道那些网上坐诊的是不是正规医生。”成都市民段宏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出现明显的嗓子疼、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网上问诊平台的医生却给他判定为慢性鼻炎。“这让我对他们的身份引起怀疑!”

  记者按照“求医网”对医生的介绍,到医院的官方网站对医生身份进行确认,结果的确有部分医生在实体医院任职,但也有部分医生没有查到。同时,记者通过国家卫健委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对医生身份进行查询,输入医生信息后,不少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符合条件的执业医生”。

  问诊之惑

  以“咨询”之名行“诊疗”之实,隔空看诊惹争议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虽打着互联网医疗咨询的名号,但行的却是开方问诊之实。

  成都市民李女士的孩子今年两岁,最近出现一些感冒症状,因为工作忙,李女士选择在一个名为“卓越天使儿科”的微信问诊群中向医生求助。在询问“孩子有没有发烧”“咳嗽了几天”“有没有鼻塞流鼻涕”几个问题后,该名“医生”开出处方,“头孢克肟颗粒、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再加上福尔可定,每天吃三次。”

  尽管拿到了药方,但李女士心里却有些不安:“两岁的孩子,没有当面诊疗,连视频看诊都没有,就开了含抗生素的几种药物,仔细考虑后,最后还是没敢这样吃药。”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这种仅凭患者文字描述就看诊开方的现象颇为普遍。

  在一家名为“快速问医生”的网站,记者以“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心跳太快”的症状进行咨询,很快便有5名医生回复,并推荐了“复方丹参滴丸”“稳心颗粒”“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等多种药物。此后记者又在“健康160”“寻医问药”“求医网”等其他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咨询,医生们纷纷看诊开药。

  仅凭几句话,没有面诊和更多详细的检查就做出诊断开出药方,这样合规吗?记者查询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发现其明确互联网诊疗活动不能对首诊患者开展。此外,对开具处方也有明确要求:医生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才能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线开具处方,开具的处方要通过药师进行审核。为6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开具互联网儿童用药处方时,还要确认患儿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陪伴。

  多家网络在线问诊平台的看诊开方行为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但当记者就此质疑时,其医生和客服都强调平台只是咨询建议这样用药。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网上诊疗行为明显超出了咨询范畴。

  “没有明确诊断和治疗,比如说要少吃盐,或者要注意多运动,这些是属于咨询。如果明确诊断某种疾病,然后告诉患者要吃什么药,或者要到医院做某种治疗,就属于诊疗的范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

  不仅开药方,有的网络医疗平台,还亲自上场卖药。

  39岁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因患牛皮癣病急乱投医,在一家网站咨询后,对方寄给他一些“祖传秘方”自制药丸,李先生服用药丸后,出现了浑身无力的症状。

  李先生赶快到一家三甲医院诊断。“化验结果显示转氨酶很高,肝功能受到了损伤。”李先生的主治医生田涛初步分析,药丸中含有激素类药物,还可能含有重金属,这导致李先生的肝功能受损。

  监管之惑

  互联网诊疗监管存在“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难题

  亟待多方合作破解

  对于当前在线医疗中的一些乱象,监管有何难度,又该如何加强监管呢?

  “严谨,始终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词。不仅是因为医疗本身的严肃性,更在于对线上医生和医疗过程的监管都面临一定难度。”成都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双流华府医院桃子互联网医院负责人坦言:由于互联网医疗尚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对其的法律规范、监管设施、管理方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该负责人的话,很快在采访中得以证实。

  省卫生健康委信息处工作人员陈婷婷告诉记者,作为监管的一项基础性举措,我省已建立起全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将原有的互联网医院“备案制”改为“审批制”,对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进行准入把关和全程监管。但目前这一监管机制中,确实仍有一些不足。

  比如,互联网诊疗机构监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相关从业者是否主动进行登记。陈婷婷向记者介绍,“如果开展互联网诊疗行为的机构主动进行登记,则可以对其互联网诊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如果有的机构没有登记审批,但却又在进行互联网诊疗的相关服务,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实时监管。”而且由于技术限制,暂时也无法对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互联网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互联网诊疗监管“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现象?“监管主体也不应是单一的政府部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师庆科认为,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需要更多互联网企业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主动与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合作,共同搭建范围更广、监管更细的监管平台。

  “互联网医疗监管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互联网企业和患者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省政协委员、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曾兴圣也持同样观点,他还建议,在监管中应注重提升广大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辨别能力,“让群众了解什么样的病能在网上看,什么样的医生能给自己开药,什么样的互联网医院才能信任,群众的理性选择和参与可以让监管更完善。”

  相关的努力正在进行中。记者注意到,我省发布的《通知》中也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辖区内互联网医院和从事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监督电话和其他监督方式,受理和处置违法违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举报。省卫生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对此做出回应,“将积极处理违法违规互联网医疗服务举报,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反馈。”

  四川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为了增强患者的选择能力,省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设完成后,群众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相关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备案情况。

  短评

  规范方能长远

  □欢歌

  互联网医疗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帮助患者减轻了排队候诊之苦 ,而且也能有效分流患者,减轻医疗机构、医生工作压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当是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正如小苗要得以茁壮成长,必须对其修枝拔草一样,互联网医疗要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对其进一步加以规范,通过法律与政策的约束来消除其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乱象,排除阻碍该行业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不良因素,更好保障患者的正当权益。

  我们可喜地看到,我国和我省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规范互联网医院的规章。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把相关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笔者以为,还应该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相关部门尽快细化落地措施,比如出台细则明确如何集合卫生、公安、网信等部门力量加强有效监管,如何对网上违法行医行为进行处罚,压缩未经审批登记的互联网诊疗平台生存空间。其二,应该增强行业自律的力量,引导互联网医疗平台自觉减少急功近利的行为。其三,应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尽快公布合法合规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名单和举报电话,尽快开放互联网医疗机构资质查询系统,引导群众到正规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就医,以良币驱劣币。

  原标题:把脉“网络问诊”之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