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官网专卖店体育产业渐入“掘金时代
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刚刚短途旅行归来的余亮迫不及待地在微信圈分享自己当天出游的“步行”:借助一款名为“微信运动”的号,他手机里的健康数据就可与微信账号绑定,推送自己的步数,并可与微信朋友圈里的好友PK。
近日公布的《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江苏省201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626.11亿元,占江苏省P比重1.06%。这是该省体育产业占比首次“破1”。就具体行业而言,江苏省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比较小,2012年仅为10.5%。
不过,尽管体育服务消费需求增长势头迅猛,我国体育市场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流仍是“卖产品”,那种“卖服务、卖体验”的成熟市场还未真正形成。按照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其在体育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应达到60%至70%。
消费结构仍有较大调整空间
跑步可谓是再普通不过的运动:一双跑鞋,一套运动服,就可来去自如。不过,来自的跑步爱好者余亮却用实际行动告诉记者——如今,要想跑好步,就要舍得花“大钱”。
卞志良认为,促进体育服务消费,仅仅依靠投资刺激和新建场馆还远远不够,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用市场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热情。
刚刚结束的CBA总决赛,让不少篮球迷回味无穷。而在4月清明节期间,中超赛场上座率同样火爆。在国安队与上海绿地申花的“京沪大战”中,据统计共有47052人到工体现场观看了比赛。中超、CBA等一批国内主流赛事正在得到更多球迷观众的认可。
运动健康类应用“乐动力”团队王祖善透露,步入春季后,“乐动力”每天的活跃用户量呈翻倍上涨趋势。他认为,随着喜欢运动的人群急速扩张,用户在运动的同时,还会通过交流和分享提高运动质量,选择运动。意识上的根本改变,势必将带来更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
每次外出运动前,余亮都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一番:头上要戴头带,手上带好护腕,换上专业慢跑服和运动鞋,左肩的肩箍上绑上新款智能手机,下载着运动APP,右手戴着光电式心率GPS表。“光是这一身装备的花费,就要5000多元。”余亮说。
宏远时代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分公司篮球教练杨敏告诉记者:“10年前,地区一个家庭体育消费年平均支出在300元左右,现在这一数字已接近万元。”
跑步风潮正在为相关品牌创造商机。记者在苹果商店随意搜索关键词“运动”时,搜到了超过2000个APP应用;在国内某知名交易平台上搜入“智能手环”,会出现多达6万个商品信息,其价格从几百元到近万元不等。
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表示,扩大体育消费的重要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养成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习惯。为此,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这是扩大体育消费的重要前提。
“市民的体育消费能力在逐年提高。”在经营10多年羽毛球品牌专卖店的孙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很少会有普通市民来自己店里买专业球拍,大多是选几十元一对的便宜货。如今,即便是刚刚学习羽毛球的新手,也想来店里挑个上好的球拍。“全碳素框架、量身定做的球拍线、可吸汗防滑功能的手胶……追求舒适与专业,逐渐成为爱好者的消费新标准。”
“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消费,而体育消费就是最好的绿色消费。”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表示,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将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符仲明)
和体育用品消费一样,体育服务业也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消费趋势,从“买商品”过渡到“买培训”。各地的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不断扩大,网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等培训机构日益红火。杨敏透露,由于培训业务不断增多,今年公司打算再引进30名篮球教练,以满足客户需要。
APP、运动装备、智能手环……随着朋友圈等新兴社交和健康生活思维的兴起,社交运动应用受到用户和市场的青睐。随着互联网将跑步重新定义,商家捕捉到了社交时代的用户心理需求和行为,借助社交平台和微信朋友圈,推出了一系列跑步体验产品和应用。
今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步入2015年,从《中国足球与发展总体方案》的正式公布,到冬奥申委积极申办2022冬季奥运会……一件件体育界的大事不断为体育产业发展铺架桥。处在居民消费升级转型的背景下,体育消费正展现出巨大潜力。
小小的一双运动鞋,就能体现出群众在体育用品消费上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倾向。过去,买双运动鞋就可以“通吃”绝大部分体育运动,如今,跑步要穿跑步鞋,打网球要穿网球鞋,打乒乓球有乒乓球专用鞋,登山要穿登山鞋……在个性化与日俱增的同时,大众体育消费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消费者对科技含量更高、个性化更鲜明的体育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以前跑步可能只是为了健身,现在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也是与朋友交流的新方式。从这个角度说,投入一点资金,让这项运动变得更专业,也是理所当然的。”余亮说。
运动社交催生消费需求
体育消费趋向个性化专业化
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体育用品服饰的制造销售累计占到整个体育产业近80%,而包含赛事运营、体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在内的体育服务业则占比很小。
对此,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颜争鸣认为,应以提升体育服务业发展水平为重点,加快完善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产业集群,扩大市场供给,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体育服务业加快发展。
在最近几年的环湖赛、环岛赛上,已不乏业余车手的身影。他们的装备投资往往价值不菲。来自厦门的自行车“发烧友”李洋对记者透露,他对自己喜欢的一辆车已经投入超过万元,但他感觉这钱花得值。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必然要求拉动和促进体育消费,涉及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等。”颜争鸣说。(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